创客教育连续统:激活众创时代的创新基因

被引:92
作者
王佑镁 [1 ,2 ]
王晓静 [2 ]
包雪 [2 ]
机构
[1] 温州大学创业人才培养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创客; 创客教育; 连续统; 众创时代; 创新2.0; 全人教育; 终身教育; 创新基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创客是一个充满造物精神、努力将各种灵感变成现实的群体,是创新2.0时代创新民主化的具体体现。创客教育并非一种具体的教育教学模式或方法,而是一种理念和趋向,用于指导具体的创客教学、创客运动和创客文化发展。它不同于STEM教育、科技创新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学科教育,是一种贯穿终身的、面向全人发展的,培养个体DIY、分享精神与创造能力的教育取向,通过创客空间、课程及活动协同推进众创时代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从连续统的角度看,创客教育实际上是包括创客精神、创客潜能、创客知能、创客实践为一体的连续统。不同学段的创客教育承载不同的教育功能,需要将创新、创意到创业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形成基础教育领域的创客素养教育、高等教育领域的创新创业教育,以及社会教育领域的创业实践教育等创客教育连续统,构建创客教育的生态圈,激活众创时代的创新基因。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从创客运动到创客教育:培植众创文化 [J].
祝智庭 ;
雒亮 .
电化教育研究, 2015, 36 (07) :5-13
[2]   美国高校实施创客教育的路径分析 [J].
郑燕林 .
开放教育研究, 2015, 21 (03) :21-29
[3]   创客教育为什么要强调“造” [J].
谢作如 .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5, (06) :70-70
[4]   开源硬件:撬动创客教育实践的杠杆 [J].
雒亮 ;
祝智庭 .
中国电化教育, 2015, (04) :7-14
[5]   创客教育的价值潜能及其争议 [J].
杨现民 ;
李冀红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5, (02) :23-34
[6]   众创的概念模型及其理论解析 [J].
刘志迎 ;
陈青祥 ;
徐毅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5, 36 (02) :52-61
[8]   创客教育:信息技术使能的创新教育实践场 [J].
祝智庭 ;
孙妍妍 .
中国电化教育, 2015, (01) :14-21
[9]   公众参与创新的社会网络:创客运动与创客空间 [J].
徐思彦 ;
李正风 .
科学学研究, 2014, 32 (12) :1789-1796
[10]   技术支持的基于创造的学习——美国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施路径 [J].
郑燕林 ;
李卢一 .
开放教育研究, 2014, 20 (06) :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