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8 条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质粒AmpC酶基因型及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15
作者:
冯福英
兰小鹏
杨湘越
张亚彬
胡辛兰
郭容英
机构:
[1]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全军医学检验中心
[2] 福建省立医院检验科
来源:
关键词:
β内酰胺酶类;
克雷伯菌,肺炎;
大肠杆菌;
质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50 [];
学科分类号:
100215 ;
摘要:
目的研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质粒型 AmpC 酶株的比率、酶的基因型及其流行病学状况。方法收集本院、福建省立医院两家医院2004年9月至2005年3月的67株耐头孢西丁不重复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用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检测高产 AmpC 酶;抽提高产 AmpC酶株质粒,用 PCR 及产物序列分析确定质粒 AmpC 酶和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质粒转化试验定位耐药基因;ERIC-PCR 指纹图确定产酶株间的同源关系。结果福州两家医院耐头孢西丁菌中产质粒型 AmpC 酶的发生率,大肠埃希菌分别为16.7%和10.5%,肺炎克雷伯菌则分别为8.0%和0。2株肺炎克雷伯菌产 DHA-1型、4株大肠埃希菌产 CMY-2型、1株大肠埃希菌产 CMY-22型质粒 AmpC酶;5株产 CMY 型 AmpC 酶的大肠埃希菌还分别同时产 CTX-M-14、CTX-M-27、TEM-144和 TEM-1型β内酰胺酶。7株菌中,1株肺炎克雷伯菌和3株大肠埃希菌可将头孢西丁耐药性转移给受体菌。7株产酶菌 ERIC-PCR 指纹图显示,2株肺炎克雷伯菌来自相同克隆,其余菌株来自不同克隆。结论福州地区发现产 DHA-1型 AmpC 酶肺炎克雷伯菌和产 CMY-2型及 CMY-22型 AmpC 酶大肠埃希菌。CMY-22型 AmpC 酶和 TEM-144型β内酰胺酶是国内外首次报道,GenBank 登录号为 DQ256079和DQ256080。
引用
收藏
页码:314 / 318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