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条
下扬子地区盆地的“四层楼”结构及其动力学机制
被引:35
作者:

朱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安徽合肥

刘国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安徽合肥

李双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安徽合肥

牛漫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安徽合肥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安徽合肥
来源:
关键词:
海盆;
前陆盆地;
火山岩盆地;
伸展盆地;
动力学背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下扬子地区震旦纪以来经历了不同的大地构造与地球动力学背景 ,盆地演化相应地经历了震旦纪—中三叠世海盆→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沿江前陆盆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岩盆地→晚白垩世—早第三纪陆相伸展盆地。下扬子地区震旦纪—中三叠世海盆发育于伸展性被动大陆边缘。沿江前陆盆地形成于扬子与华北板块碰撞活动中的前陆变形带上。火山岩盆地出现于区域性走滑剪切和环太平洋岩浆弧背景下。库拉—太平洋板块高角度、高速正面向东亚大陆下的俯冲 ,造成了岩石圈上拱拉张 ,从而产生了晚白垩世—早第三纪的陆相伸展盆地。随着西太平洋边缘弧后盆地的出现及印度与欧亚板块的碰撞 ,中国东部遭受近东西向挤压 ,从而结束了下扬子地区的盆地演化历史。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俯冲带探索[J]. 高校地质学报, 1999, (02) : 45 - 50李武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周新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 [2] 下扬子地区前陆变形构造格局及其动力学机制[J]. 中国区域地质, 1999, (01) : 74 - 80朱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徐嘉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刘国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李双应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3] 下扬子地区沿江前陆盆地形成的构造控制[J]. 地质论评, 1998, (02) : 120 - 129朱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徐嘉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刘国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李双应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4] 中国东部晚中生代A型花岗岩的构造制约[J]. 高校地质学报, 1995, (02) : 13 - 21王德滋,赵广涛,邱检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青岛海洋大学矿物资源研究所
- [5] 走滑挤压盆地──以中晚三叠世下扬子沿江盆地为例[J]. 地质科学, 1995, (02) : 130 - 138李培军,夏邦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 [6] 安徽沿江地区中生代岩浆岩的基本特点[J]. 安徽地质, 1995, (01) : 21 - 25邢凤鸣,徐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 [7] 下扬子中三叠世—中侏罗世沉积相与印支运动[J]. 地质论评, 1994, (02) : 111 - 119董树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德国不伦瑞克工业大学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德国不伦瑞克工业大学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德国汉诺威大学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合肥,合肥,合肥,合肥方景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德国不伦瑞克工业大学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德国不伦瑞克工业大学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德国汉诺威大学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合肥,合肥,合肥,合肥李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德国不伦瑞克工业大学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德国不伦瑞克工业大学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德国汉诺威大学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合肥,合肥,合肥,合肥朱洪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德国不伦瑞克工业大学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德国不伦瑞克工业大学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德国汉诺威大学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合肥,合肥,合肥,合肥W. Schneider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德国不伦瑞克工业大学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德国不伦瑞克工业大学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德国汉诺威大学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合肥,合肥,合肥,合肥H. Breitkreuz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德国不伦瑞克工业大学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德国不伦瑞克工业大学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德国汉诺威大学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合肥,合肥,合肥,合肥F. Mattern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德国不伦瑞克工业大学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德国不伦瑞克工业大学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德国汉诺威大学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合肥,合肥,合肥,合肥
- [8] 一个中生代的拉分盆地——宁芜盆地的形成及演化[J]. 地质科学, 1989, (04) : 314 - 322姜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徐嘉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
- [9] 下扬子地区中、下三叠统青龙群岩相古地理研究及编图[J]. 沉积学报, 1987, (03) : 40 - 58冯增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吴胜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 [10] 苏皖地区下二叠统放射虫硅质岩形成环境探讨[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7, (01) : 86 - 89+123孔庆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东石油地质局地质研究大队龚与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东石油地质局地质研究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