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制度对双季稻氮吸收、净光合速率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19
作者
王卫 [1 ,2 ]
谢小立 [1 ]
谢永宏 [1 ]
陈惟财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学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施肥; 氮吸收; 净光合速率;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42.06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稻田长期施肥制度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氮素吸收、净光合速率及产量的影响。有机物还田能显著促进水稻分蘖、提高有效穗数和叶面积指数。只施用NPK,在分蘖后早稻叶片氮含量急剧下降,与早稻相比,而晚稻的穗肥促进了后期的氮吸收。在CK和施加NPK的基础上秸秆还田明显改善水稻中后期的氮吸收,但对晚稻的效应明显低于对早稻的效应。各处理的叶片以及稻穗氮含量晚稻明显低于早稻。叶片氮含量与叶片净光合速率成显著(早稻r=0.664*)或极显著正相关(晚稻r=0.704**),这说明叶片氮含量缺乏降低了叶片光合能力。有机物还田增产效果显著,在中等施肥水平时,有机物还田可以代替1/3以上的NPK投入。
引用
收藏
页码:752 / 75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红壤稻田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J].
吴萍萍 ;
刘金剑 ;
周毅 ;
谢小立 ;
沈其荣 ;
郭世伟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02) :277-283
[2]   不同时期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J].
叶文培 ;
谢小立 ;
王凯荣 ;
李志国 .
中国水稻科学, 2008, (01) :65-70
[3]   稻田系统养分循环利用对土壤肥力和可持续生产力的影响 [J].
王凯荣 ;
刘鑫 ;
周卫军 ;
谢小立 ;
R.J.Buresh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6) :1041-1045
[4]   不同肥料结构对水稻群体干物质生产及养分吸收分配的影响 [J].
杨长明 ;
杨林章 ;
颜廷梅 ;
欧阳竹 .
土壤通报, 2004, (02) :199-202
[5]   长期水旱轮作条件下紫色土养分供应能力的研究 [J].
王定勇 ;
石孝均 ;
毛知耘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02) :120-126
[6]   有机物循环对红壤稻田土壤N矿化的影响 [J].
周卫军 ;
王凯荣 ;
刘鑫 .
生态学杂志, 2004, (01) :39-43
[7]   有机与无机肥配合对红壤稻田系统生产力及其土壤肥力的影响 [J].
周卫军 ;
王凯荣 ;
张光远 ;
谢小立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2, (09) :1109-1113
[8]   红壤稻田系统有机物循环再利用潜力及增产作用 [J].
周卫军 ;
王凯荣 ;
张光远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 (02) :141-144
[9]   不同施肥条件对土壤有机质及胡敏酸特性的影响 [J].
王旭东 ;
张一平 ;
吕家珑 ;
樊小林 .
中国农业科学, 2000, (02) :75-81
[10]   不同施肥制对红壤性水稻土有机质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J].
周卫军 ;
王凯荣 .
土壤通报, 1998, (05)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