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沉积体系

被引:54
作者
魏国齐 [1 ]
杨威 [1 ]
朱永刚 [2 ]
金惠 [1 ]
李跃纲 [2 ]
施振生 [1 ]
沈珏红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西北气矿
关键词
台地边缘滩相; 镶边台地; 沉积体系; 栖霞组; 中二叠统; 川西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川西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大量露头和岩心的观察分析及样品的分析化验,认为栖霞组主要发育生物(屑)石灰岩、砂屑石灰岩、泥晶石灰岩和豹斑石灰岩;主要发育3种生物组合,即腕足类-藻类-有孔虫类组合、珊瑚组合和薄壳腕足类组合,它们分别是台地、斜坡和斜坡-盆地环境的产物。从大地构造背景、台地边缘滩特征、斜坡-盆地相特征及斜坡相与台地边缘相带的关系等方面分析,认为川西地区栖霞组为碳酸盐镶边台地沉积体系,主要的沉积相为斜坡相、台地边缘滩相和开阔台地相;其中,台地边缘滩相是栖霞组重要的储层,分布范围广。
引用
收藏
页码:442 / 4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海相碳酸盐岩的形成环境与有机质特征 [J].
周新科 ;
许化政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3) :337-342+349
[2]   四川盆地海相领域油气地质条件专属性问题分析 [J].
刘树根 ;
汪华 ;
孙玮 ;
代寒松 ;
秦川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29 (06) :781-792+818
[3]   中国海相油气演化成藏特点研究 [J].
张抗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6) :713-720
[4]   龙门山北段二叠系栖霞组二段白云岩储层特征 [J].
徐世琦 ;
周建文 ;
曾庆 ;
李毅 ;
张光荣 ;
胡恒智 .
天然气工业, 2005, (S1) :59-61+6
[5]   川西北地区栖霞组白云岩储集层研究 [J].
石新 ;
王兴志 ;
张帆 ;
李耀刚 ;
杨跃明 ;
朱永刚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5, (02) :13-16+4
[6]   浙江省栖霞组沉积微相、韵律、沉积旋回及层序地层学分析 [J].
何海清 .
石油实验地质, 1997, (02) :127-132
[7]   鄂湘桂地区栖霞组古氧相分析与层序地层和海平面变化 [J].
颜佳新 ;
陈北岳 ;
李思田 ;
刘本培 .
地质论评, 1997, (02) :193-199+226
[8]   湖北省栖霞组沉积环境、沉积旋回及层序地层划分 [J].
颜佳新 ;
方念乔 .
地球科学, 1994, (05) :620-626+718
[9]  
四川省岩石地层[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辜学达,刘啸虎主编,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