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罪认罚从宽程序中的潜在风险及其防范

被引:45
作者
史立梅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程序; 风险防范; 非自愿认罪; 虚假认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认罪认罚从宽程序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为基础,以诉讼程序简化为特征,其正当性取决于认罪是否具有自愿性和真实性。然而现阶段我国认罪认罚从宽程序面临着较高的非自愿认罪风险和虚假认罪风险。导致非自愿认罪风险存在的原因包括非法侦查讯问行为的存在、律师帮助权的缺位和证据先悉权的缺陷等;导致虚假认罪风险存在的原因则包括被追诉人的主观原因、审讯策略和技术的运用、无罪判决率畸低、无效的律师帮助等。欲有效防范这些风险的发生,需要在审前阶段确立反对强迫自我归罪特权、建立律师有效帮助机制、保障认罪前的证据先悉权,也需要在审判阶段建立专门的认罪审查程序、确立判决前的反悔机制以及完善上诉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3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美国有罪答辩的事实基础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J].
史立梅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7, 25 (01) :31-42+172
[2]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办法》评析 [J].
魏晓娜 .
人民法治, 2017, (01) :24-27
[3]   刑事案件律师辩护率及辩护意见采纳情况实证研究(上)——以四省(区、市)1203份判决书为研究对象 [J].
蒋宏敏 ;
田娜西 ;
刘瑶 ;
王达 .
中国律师, 2016, (11) :72-74
[4]   认罪认罚从宽处理:内涵解读与技术分析 [J].
张建伟 .
法律适用, 2016, (11) :2-8
[5]   认罪认罚从宽的理论审视与制度完善 [J].
熊秋红 .
法学, 2016, (10) :97-110
[6]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若干重要问题探讨 [J].
陈光中 ;
马康 .
法学, 2016, (08) :3-11
[7]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 [J].
陈卫东 .
中国法学, 2016, (02) :48-64
[8]   美国辩诉交易中的有效辩护权 [J].
祁建建 .
比较法研究, 2015, (06) :126-142
[9]   美国的“九步审讯法”及其启示 [J].
陈欢 .
人民检察, 2015, (07) :72-74
[10]   自愿型虚假供述成因的多角度解读 [J].
陈欢 .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15, (01) :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