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和山区县域聚落空间演变对比分析——以河南省延津县和宝丰县为例

被引:36
作者
娄帆 [1 ,2 ]
李小建 [1 ,2 ,3 ]
陈晓燕 [1 ]
机构
[1]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2]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3]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城镇化; 乡村聚落; 地区; 山区; 演变; 延津县; 宝丰县;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7.04.020
中图分类号
K901.8 [聚落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60201 ; 070502 ; 120203 ;
摘要
以发展水平大致相当的平原县(延津县)和山区县(宝丰县)为例,基于1972、1990、2013年聚落斑块数据,运用景观格局指数、统计分析等方法对两县聚落空间演变进行对比分析表明:1两县聚落均呈集聚分布,平原县聚落逐渐趋向随机分布,而山区县集聚趋势逐渐增强。2景观指数显示两县聚落斑块面积占比变动相似,而平均斑块面积平原县明显大于山区县,且增长程度较大;平原县聚落斑块数量、密度均持续减小,而山区县持续变大;平原县最大斑块指数增加明显,而山区县有所下降;聚落邻近程度均在增强,但山区县表现更突出;1990年代前聚落扩展明显快于1990年代后,这一差异在山区县更为明显。3平原县中间位序聚落较多,聚落规模分布趋于集中,各等级规模聚落扩展差异较小;而山区县聚落规模分布趋于分散,中等规模聚落相对较少。4两县聚落扩展均快于人口增长,但1990年代后山区县两者趋于一致;经济发展不能很好地解释两县聚落扩展的差异;地形直接造成两县聚落分布模式和景观指数的不同;交通对平原县聚落的影响较山区更为显著;乡镇点对山区县聚落的影响更为复杂,其辐射带动作用均有待进一步加强。
引用
收藏
页码:158 / 16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江南丘陵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化及重构——以赣南地区为例 [J].
陈永林 ;
谢炳庚 .
地理研究, 2016, 35 (01) :184-194
[2]   县域聚落分布格局演变分析——基于1929-2013年河南巩义的实证研究 [J].
李小建 ;
许家伟 ;
海贝贝 .
地理学报, 2015, 70 (12) :1870-1883
[3]   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时空演变特征及格局优化——以七里河区为例 [J].
李骞国 ;
石培基 ;
刘春芳 ;
魏伟 ;
吴娜 .
经济地理, 2015, 35 (01) :126-133
[4]   基于空间界面理论乡村社区选址研究——以河南省晴岚社区为例 [J].
乔家君 ;
周洋 .
人文地理, 2014, 29 (04) :72-77
[5]   经济发达地区镇域农村居民点演变驱动力空间差异研究——以太仓市陆渡镇和浏河镇为例 [J].
舒帮荣 ;
李永乐 ;
曲艺 ;
梅艳 ;
雍新琴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 23 (06) :759-766
[6]   三江平原城乡聚落的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J].
李静 ;
张平宇 ;
刘学伟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4, 35 (03) :294-298
[7]   苏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及其驱动机制 [J].
李红波 ;
张小林 ;
吴江国 ;
朱彬 .
地理科学, 2014, 34 (04) :438-446
[8]   苏南和皖北平原地区乡村聚落分形特征对比分析——以镇江丹阳市和宿州埇桥区为例 [J].
吴江国 ;
张小林 ;
冀亚哲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 23 (02) :161-169
[9]   巩义市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J].
海贝贝 ;
李小建 ;
许家伟 .
地理研究, 2013, 32 (12) :2257-2269
[10]   1990年以来我国乡村聚落空间特征研究评述 [J].
海贝贝 ;
李小建 .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3 (06) :635-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