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原粳稻品质性状因子及品种聚类分析

被引:10
作者
朱振华
蒋志农
赵国珍
苏振喜
机构
[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粳稻育种中心
关键词
云南高原粳稻; 稻米品质;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D O I
10.13836/j.jjau.2008040
中图分类号
S511.22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云南省高原粳稻区生产上应用的41个粳稻品种(系)为供试材料,对其12个品质性状进行因子分析及品种聚类。结果表明,稻米品质性状间相互关系较为复杂。在选取的6个影响稻米品质的主因子中,垩白因子、粒形因子和碾米品质因子对稻米品质的累积贡献率为72.51%;将供试材料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其结果聚为6大类,显示出大部分品种(系)的遗传距离较近,遗传基础狭窄。因此,在粳稻品质育种时,应注重外观品质(垩白和粒形性状)和碾米品质选择,同时要拓宽亲本遗传背景,加强亲本创新研究,以提高品质育种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94 / 19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高原粳稻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J].
朱振华 ;
蒋志农 ;
世荣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7, (01) :19-21
[2]   不同环境条件下粳型杂交稻稻米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 [J].
林建荣 ;
石春海 ;
吴明国 .
中国水稻科学, 2003, (01) :17-21
[3]   稻米的品质和影响因素 [J].
王忠 ;
顾蕴洁 ;
陈刚 ;
熊飞 ;
李运祥 .
分子植物育种, 2003, (02) :231-241
[4]   粳型杂种稻米品质性状的表现及遗传控制 [J].
李欣 ;
汤述翥 ;
印志同 ;
朱毅华 ;
王安民 ;
莫惠栋 .
作物学报, 2000, (04) :411-419
[5]   影响稻米品质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研究进展 [J].
黎用朝 ;
李小湘 .
中国水稻科学, 1998, (S1) :58-62
[6]   杂交早稻米质性状的直接和母体遗传效应分析 [J].
陈建国 ;
宋国清 ;
瞿绍洪 ;
周勇 .
中国水稻科学, 1998, (02) :79-84
[7]  
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 科学出版社 , 唐启义, 2002
[8]  
中国稻作学[M]. 农业出版社 ,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主编, 1986
[9]  
云南稻作 .2 蒋志农. 云南科技出版社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