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地区道路发展对景观格局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黄瑞 [1 ,2 ]
马友鑫 [1 ]
李红梅 [1 ]
刘文俊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道路效应; 景观格局; 破碎化; 移动窗口法; 西双版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年来西双版纳地区的道路建设和发展加速了生物栖息地破碎和生态系统的退化.为了探明该区道路网络与景观格局的内在联系,定量判断道路对景观格局的影响范围,根据该区1976、1988、1999和2010年4期Landsat MSS/TM/ETM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利用ArcGIS软件的缓冲区分析方法与移动窗口法分析了近34 a来该区内道路发展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道路密度的增加,西双版纳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②距道路越近,自然景观面积百分比越小,人工景观面积百分比越大;③道路的影响距离是第2等级道路>第1等级道路>第3等级道路;④道路对景观的影响面积随道路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第2等级道路的影响面积最大,第1等级道路对景观的影响距离和影响面积增加幅度均最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2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道路对景观格局和土壤侵蚀的影响——以云南省凤庆县为例 [J].
刘世梁 ;
张兆苓 ;
赵清贺 ;
邓丽 ;
董世魁 .
土壤通报, 2011, 42 (01) :169-173
[2]   滇中地区路旁紫茎泽兰在不同光水平下的分布格局 [J].
赵金丽 ;
马友鑫 ;
李红梅 ;
刘文俊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6) :641-645
[3]   公路网对纵向岭谷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J].
王娟 ;
崔保山 ;
刘世梁 ;
董世魁 ;
魏国良 ;
刘杰 .
科学通报, 2007, (S2) :155-165
[4]   论滇南西双版纳的森林植被分类 [J].
朱华 .
云南植物研究, 2007, (04) :377-387
[5]   西双版纳勐仑地区景观格局变化定量分析 [J].
刘文俊 ;
马友鑫 ;
胡华斌 ;
曹敏 ;
李红梅 .
生态学报, 2006, (09) :3088-3097
[6]   西双版纳地区公路两侧土地利用变化格局特征 [J].
曹智伟 ;
马友鑫 ;
李红梅 ;
郭宗锋 ;
刘文俊 .
山地学报, 2006, (03) :284-290
[7]   高速公路建设对山地景观格局的影响——以云南省澜沧江流域为例 [J].
刘世梁 ;
崔保山 ;
杨志峰 ;
甘淑 ;
董世魁 .
山地学报 , 2006, (01) :54-59
[8]   道路对景观的影响及其生态风险评价——以澜沧江流域为例 [J].
刘世梁 ;
杨志峰 ;
崔保山 ;
甘淑 .
生态学杂志, 2005, (08) :897-901
[9]   中国道路网与生态系统破碎化关系统计分析 [J].
李双成 ;
许月卿 ;
周巧富 ;
王磊 .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05) :78-85+110
[10]   道路生态学研究进展 [J].
宗跃光 ;
周尚意 ;
彭萍 ;
刘超 ;
郭瑞华 ;
陈红春 .
生态学报, 2003, (11) :2396-2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