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论体系:范畴论抑或目的论

被引:8
作者
刘艳红
机构
[1] 东南大学法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关键词
范畴论; 目的论; 形式犯罪论; 实质犯罪论;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08.01.007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刑法中的犯罪论体系,依据其是根据事物本身论理还是根据一定目的而建立,可分为范畴论和目的论。犯罪论体系是范畴论还是目的论,是形式犯罪论与实质犯罪论的原点问题。要解决形式与实质犯罪论这一新的刑法学派之争,必须联系犯罪论体系的范畴论与目的论予以考察。现代刑法提倡目的论的犯罪论体系,同时,由于刑法法益保护目的的要求,在判断行为是否成立犯罪的问题上,它要求由以往形式判断转向从处罚必要性和合理性的角度来理解刑法中的构成要件。这种基于实质可罚性把握的犯罪论体系即为实质目的论的犯罪论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3]   具有财产性质的特殊盗窃、诈骗、抢夺罪可以转化为抢劫罪 [J].
刘艳红 .
法学, 2007, (04) :143-149
[4]   刑法学的西方经验与中国现实 [J].
周光权 .
政法论坛, 2006, (02) :20-36
[5]  
犯罪论序说[M]. 法律出版社 , (日)泷川幸辰著, 2005
[6]  
法理学[M]. 法律出版社 , (德)魏德士(BerndRuthers)著, 2005
[7]  
刑法概说(总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日)大塚仁著, 2003
[8]  
刑法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日)大谷实著, 2003
[9]  
刑法原理[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韩忠谟著, 2002
[10]  
刑法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日)野村稔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