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边际K函数的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经济空间划分

被引:12
作者
葛莹 [1 ]
John Miron [2 ]
蒲英霞 [3 ]
赵慧慧 [1 ]
李云婷 [1 ]
机构
[1]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多伦多大学地理系
[3]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关键词
经济空间划分; Ripley's K函数; 边际分析法; 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基于空间点模式分析的Ripley's K函数,结合微观经济学的边际分析法,通过集聚度和边际集聚两个指标,从理论上探索城市群集聚效应的定量测度方法,提出一种城市群的经济空间划分方法。本文的不同在于,多尺度估算城市的集聚度和边际集聚,以城市的边际集聚极值点时的城市区域布局模式为最优,据此划分城市群的经济空间,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对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的集聚度估计显示,长三角地区2010年城市空间布局为随机分布型,但随着观测尺度的增加,城市的集聚度呈快速上升趋势。2边际集聚估计揭示,当城市区位和城市规模的集聚尺度分别为173 km和185 km时,城市区位或规模的集聚效应达到峰值,此时长三角地区城市空间布局出现最优模式。3空间聚类分析展示,在城市区域布局的最优空间模式下,长三角地区呈现"中心—外围"的经济空间结构,高集聚度子群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心,全部位于上海经济辐射圈,而低集聚度子群是外围欠发达地区,全部位于区际行政边界,暗示边际负效应仍阻碍着地区内外人员的往来。
引用
收藏
页码:528 / 53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中国城市群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 [J].
方创琳 .
地理学报, 2014, 69 (08) :1130-1144
[2]   中国城市群集聚特征与经济绩效 [J].
李佳洺 ;
张文忠 ;
孙铁山 ;
张爱平 .
地理学报, 2014, 69 (04) :474-484
[3]   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经济网络结构分析 [J].
汤放华 ;
汤慧 ;
孙倩 ;
汤迪莎 .
地理学报, 2013, 68 (10) :1357-1366
[4]   城市群的界定与识别研究 [J].
王丽 ;
邓羽 ;
牛文元 .
地理学报, 2013, 68 (08) :1059-1070
[5]   基于交通、人口和经济的中国城市群识别 [J].
张倩 ;
胡云锋 ;
刘纪远 ;
刘越 ;
任旺兵 ;
李军 .
地理学报, 2011, 66 (06) :761-770
[6]   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 [J].
王小鲁 .
经济研究, 2010, 45 (10) :20-32
[7]   城市化群落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来自长三角16个城市的经验证据 [J].
吴福象 ;
刘志彪 .
经济研究, 2008, 43 (11) :126-136
[8]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展望 [J].
顾朝林 ;
张敏 ;
张成 ;
张晓明 ;
汪淳 ;
陈璐 .
地理科学, 2007, (01) :1-8
[9]   当代中国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类型定量研究 [J].
李震 ;
顾朝林 ;
姚士媒 .
地理科学, 2006, (05) :5544-5550
[10]   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组成与空间分异格局 [J].
方创琳 ;
宋吉涛 ;
张蔷 ;
李铭 .
地理学报, 2005, (05) :827-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