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修复责任法律性质辨析

被引:109
作者
李挚萍
机构
[1] 中山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修复; 恢复原状; 责任形式; 责任性质;
D O I
10.16493/j.cnki.42-1627/c.2018.02.005
中图分类号
D922.68 [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摘要
生态环境修复已经成为救济环境公共利益损害的主导性救济方式。最高人民法院明确提出树立修复为主的现代环境资源司法理念,将生态环境修复作为环境司法审判的根本价值取向。但是对于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性质,立法界与理论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最主要的争议点是生态环境修复责任是否可以为恢复原状的民事责任所涵盖。实务界对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启动的法律依据、责任主体、责任边界等问题也存在诸多争议。因此,确定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法律性质十分必要。通过考察司法判例以及法律文件中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内容,可以发现生态环境修复法律责任的内涵和外延与恢复原状责任有很大的差异,生态环境修复责任不是与恢复原状相对应的单一责任形式,而是救济生态环境损害的民事法律责任体系。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的完善需要以确定环境公共利益和公民环境权的法律地位为前提,以制定环境特别民事责任法和相关技术规则为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修复生态环境责任的实证解析 [J].
吕忠梅 ;
窦海阳 .
法学研究, 2017, 39 (03) :125-142
[2]   生态环境损害的赔偿、移转与预防:从私法到公法 [J].
侯佳儒 .
法学论坛, 2017, 32 (03) :22-27
[3]   2015年中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实证分析 [J].
巩固 .
法学, 2016, (09) :16-33
[4]   污染场地修复的行为责任和状态责任 [J].
胡静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7 (06) :129-137
[5]   环境修复的司法裁量 [J].
李挚萍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04) :20-27+139
[6]   环境法基本法中“环境”定义的考究 [J].
李挚萍 .
政法论丛, 2014, (03) :48-54
[7]   环境修复法律制度探析 [J].
李挚萍 .
法学评论, 2013, 31 (02) :103-109
[8]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简述 [J].
辛琨 ;
肖笃宁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0, (S1) :21-23
[9]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价值与可持续发展 [J].
欧阳志云 ;
王如松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0, (05) :45-50
[10]  
重庆建成专门化审判体系[N]. 阎杰.中国环境报. 2017 (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