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评价”视角下基于FLUS模型的武汉大都市区土地利用模拟和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研究

被引:34
作者
赵轩 [1 ]
彭建东 [1 ]
樊智宇 [1 ,2 ]
杨晨 [1 ,2 ]
杨红 [1 ]
机构
[1]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2] 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土地利用模拟; 城镇开发边界; 双评价; FLUS模型; 武汉大都市区; 景观格局指数; 空间管控; 区域协同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3 [城市经济管理];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摘要
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对于保障资源合理利用、促进城镇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现有研究多以规划实践的技术探讨为主,但对资源环境的定量化评估不足,且较少在大都市区尺度开展研究。本文以武汉大都市区为研究案例,提出在耦合多种要素构建"双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FLUS模型进行土地利用模拟和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并运用景观格局指数等对结果进行分析校验。结果表明:①土地利用模拟KAPPA系数为0.95,总体精度为0.96,能较好的反映未来用地变化情况,且结果显示城镇建设用地呈蔓延式扩张,有必要通过划定边界来控制城镇开发;②根据模拟结果划定城镇开发边界,能够避免城镇建设集中占用生态或农业价值较高的区域,并在优化形态的基础上改善武汉大都市区的城镇空间布局,有很强的适用性;③驱动体系评价表明,相较于单一因子库,"双评价"因子库精度更高,且更能优化景观格局,促进建设用地斑块集聚发展并填补建成区空白,更符合区域发展诉求;④扩张结果评价表明划定结果与武汉大都市区的未来发展模式吻合,未来空间管控应重点关注临空港片区、阳逻片区、光谷-未来城片区、纸坊片区扩张的潜在价值。本研究验证了FLUS模型在武汉大都市区内应用的有效性,为规划管控及建设用地布局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212 / 2226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中国建设用地扩张对景观格局演化的影响 [J].
李广东 ;
戚伟 .
地理学报, 2019, 74 (12) :2572-2591
[2]   基于“双评价”集成的国土空间地域功能优化分区 [J].
王亚飞 ;
樊杰 ;
周侃 .
地理研究, 2019, 38 (10) :2415-2429
[3]   大都市区城市扩张过程及形态对比分析——以东京、纽约和上海为例 [J].
焦利民 ;
龚晨 ;
许刚 ;
董婷 ;
张博恩 ;
李泽慧 .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 (05) :675-685
[4]   2004—2016年南京市城市扩张及形态演变特征 [J].
钱志友 ;
符海月 ;
王妍 ;
张祎婷 .
国土资源遥感, 2019, 31 (02) :149-156
[5]   城市生态用地时空动态及其相关驱动力——以武汉市为例 [J].
黄隆杨 ;
刘胜华 ;
李健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9, 28 (05) :1059-1069
[6]   大都市区引领的跨界治理模式与规划实践——以武汉为例 [J].
肖志中 ;
林建伟 ;
王俊杰 .
上海城市规划, 2019, (02) :33-40
[7]   基于历史情景的FLUS模型邻域权重设置——以闽三角城市群2030年土地利用模拟为例 [J].
王保盛 ;
廖江福 ;
祝薇 ;
邱全毅 ;
王琳 ;
唐立娜 .
生态学报, 2019, 39 (12) :4284-4298
[8]  
基于“双评价”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实证研究——以中山市为例[J]. 罗伟玲,吴欣昕,刘小平,张大川,刘鹏华,何家律.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9(01)
[9]   干旱区城市增长边界划定方法与实证——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例 [J].
冯琰玮 ;
甄江红 ;
峰一 ;
陶云 ;
马晨阳 ;
韩帅 .
经济地理, 2019, 39 (03) :76-83
[10]   北京城市居住用地扩张模式研究 [J].
刘松雪 ;
林坚 .
城市发展研究 , 2018, (12) :1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