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粒子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6
作者
邱佩佩
毋福海
白研
贺锦灿
机构
[1] 广东药科大学广东省公共卫生检测与评价工程中心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关键词
磁性纳米粒子; 贵金属纳米粒子; 荧光纳米粒子;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食源性致病菌; 检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07.4 [食品的微生物检验];
学科分类号
083201 ;
摘要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食源性致病菌是食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由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疾病和死亡持续威胁着全球的公共卫生安全。因此,开发快速、准确且灵敏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是预防食源性疾病暴发和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常规检测方法费时费力,需要昂贵的设备和专业的人员,应用受限。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纳米粒子凭借其小尺寸、高比表面积和高反应活性等理化特性成为食源性致病菌检测领域的研究热点。此外,将识别元件修饰于纳米粒子表面并结合新颖的分析技术,能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该综述主要总结和比较了磁性纳米粒子、贵金属纳米粒子、荧光纳米粒子和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以期为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分析提供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160 / 116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共振瑞利散射法和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3种细菌悬液的浓度 [J].
曹凯欣 ;
邱佩佩 ;
贺锦灿 ;
邹志辉 ;
白研 ;
毋福海 .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19, 35 (05) :619-623
[2]   食源性致病菌等温扩增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J].
葛航 ;
吴朦晨 ;
张明洲 ;
俞晓平 .
分析测试学报, 2019, 38 (07) :874-881
[3]   基于纳米材料的可视化比色检测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周静 ;
田风玉 ;
焦必宁 ;
何悦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 (11) :259-267
[4]   磁性纳米标记检测技术在生物医学即时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 [J].
康静茹 ;
杨欣 ;
张德军 ;
胡军 ;
杨海 .
分析测试学报 , 2019, (03) :364-371
[5]   基于识别分子的磁分离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分离中应用 [J].
王钰童 ;
李晖 ;
杨国泰 ;
孟祥玉 ;
何丽华 ;
许恒毅 .
化学通报, 2019, 82 (01) :27-31
[6]   基于生物传感器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氨基糖苷类药物残留研究进展 [J].
蔡萍瑶 ;
王佳 ;
陶晓奇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 (10) :253-259
[7]   基于上转换荧光纳米粒子和金纳米粒子间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高灵敏赭曲霉毒素A检测方法研究 [J].
张莹莹 ;
钱志娟 ;
谢正军 ;
彭池方 .
分析测试学报, 2018, (01) :31-38
[8]   金纳米粒子动态光散射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J].
周宝青 ;
占忠旭 ;
黄楠 ;
李凡 ;
许恒毅 .
分析测试学报, 2017, (12) :1536-1540
[9]   纳米材料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 [J].
王馨 ;
胡文忠 ;
陈晨 ;
冯可 ;
杨柳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42 (06) :243-247
[10]   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在重金属离子处理中的应用 [J].
龚子珊 ;
丁国生 ;
唐安娜 .
分析测试学报, 2014, (02) :23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