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院调解的非讼化——司法ADR导入民事审前准备程序之思考

被引:3
作者
卢椰枫
机构
[1]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福建福州
关键词
法院调解; 弊端; 创造性转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14 [];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是近年来法学界和司法界探讨最热烈的民事司法制度课题之一。笔者在分析现行法院调解制度的弊端及借鉴国外相关制度的基础上 ,作出法院调解实现非讼化及向司法ADR转型的大胆设想 ,以期将实现公正、提高效率的视野从诉讼制度改革的层面扩展到整个纠纷解决机制重构的层面。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程序经济的实证与比较分析 [J].
徐昕 .
比较法研究, 2001, (04) :15-31
[2]   从国际诉讼和解动向看我国法院调解改革 [J].
宋朝武 ;
刘小飞 .
河北法学, 2001, (06) :58-62
[3]   法院调解改革构想 [J].
陈锦红 .
河北法学, 2001, (06) :63-66
[4]   调解、诉讼与公正——对现代自由社会和儒家传统的反思 [J].
陈弘毅 .
现代法学, 2001, (03) :3-14
[5]  
论我国审前准备程序之重建.[J].甘力;.诉讼法论丛.2000, 01
[6]   世界司法改革的潮流、趋势与中国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 [J].
范愉 .
法学家, 1998, (02) :110-113
[7]   经济审判方式改革若干问题研究 [J].
景汉朝 ;
卢子娟 .
法学研究, 1997, (05) :4-35
[8]   民事审判中的调审分离 [J].
李浩 .
法学研究, 1996, (04) :57-68
[9]   法制与调解的悖论 [J].
季卫东 .
法学研究, 1989, (05) :21-25
[10]  
民事诉讼准备程序研究.[J].王亚新;.中外法学.2000,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