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依恋有助于提高农户村庄环境治理参与意愿吗?——基于湖北省调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45
作者
王学婷 [1 ,2 ]
张俊飚 [1 ,2 ]
童庆蒙 [1 ,2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地方依恋; 村庄环境治理; 参与意愿; 社会信任; 中介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在农村社会转型背景下,从人地关系视角探讨农户地方依恋对其村庄环境治理参与意愿的影响,对剖析农村环境治理难题意义重大。以湖北省为例,利用1 074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从环境心理学视角下的人地关系出发,探讨了地方依恋对农户村庄环境治理参与意愿的影响,并进一步运用工具变量法(IV-Oprobit)进行内生性处理与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①农户地方依恋水平整体一般,通过提高农户对村庄的依恋水平,可显著提升其村庄环境治理参与意愿。具体而言,农户地方依恋水平每提高1个单位,可使其环境治理"非常愿意"参与的概率提升35. 51%。②社会信任在地方依恋对农户村庄环境治理参与意愿影响中发挥显著的调节和中介作用。一方面,地方依恋对农户村庄环境治理参与意愿的影响会随着农户社会信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地方依恋能够显著增强农户社会信任水平,从而提升其村庄环境治理参与意愿,即社会信任是地方依恋影响农户村庄环境治理参与意愿的重要传导中介,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重为23. 37%。③代际差异分析表明,在新生代和老一代农民群体中,地方依恋对其村庄环境治理参与意愿影响均显著。此外,性别、环保意识和环保态度等对农户村庄环境治理参与意愿也产生显著影响。据此,应加强村庄基础设施和文化建设等,不断增强农户的村庄认同感和依恋感,进而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提升农户村庄环境治理参与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4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好”的代理人抑或“坏”的合谋者:宗族如何影响农地调整? [J].
仇童伟 ;
罗必良 .
管理世界, 2019, 35 (08) :97-109+191
[2]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会成为中国农村环境治理的新模式吗?——基于全国若干案例的现实检验 [J].
杜焱强 ;
刘平养 ;
吴娜伟 .
中国农村经济, 2018, (12) :67-82
[3]   农村环境治理PPP模式的生命周期成本研究 [J].
杜焱强 ;
吴娜伟 ;
丁丹 ;
刘平养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 28 (11) :162-170
[4]   信任和收入对农户参与村域环境治理的影响 [J].
汪红梅 ;
惠涛 ;
张倩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8 (05) :94-103
[5]   巾帼不让须眉?——生育行为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双重性别差异 [J].
鲁强 ;
徐翔 .
南开经济研究, 2018, (04) :67-84
[6]   向家乡投资:信息、熟悉还是代理问题? [J].
曹春方 ;
刘秀梅 ;
贾凡胜 .
管理世界, 2018, 34 (05) :107-119+180
[7]   非正式制度、家乡认同与企业环境治理 [J].
胡珺 ;
宋献中 ;
王红建 .
管理世界, 2017, (03) :76-94+187
[8]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研究 [J].
黄森慰 ;
唐丹 ;
郑逸芳 .
中国行政管理, 2017, (03) :55-60
[9]   农民分化、代际差异与农房抵押贷款接受度 [J].
刘炎周 ;
王芳 ;
郭艳 ;
宋得浪 .
中国农村经济, 2016, (09) :16-29
[10]   社会资本对农民环保投资意愿的影响分析——来自湖北农村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实证研究 [J].
颜廷武 ;
何可 ;
张俊飚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01) :158-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