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分吸收激光雷达监测北京灰霾天臭氧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33
作者
范广强
张天舒
付毅宾
董云升
陈臻懿
刘建国
刘文清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大气成分与光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大气光学;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 灰霾; 臭氧浓度; 副热带高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N958.98 [光学定位雷达、激光雷达];
学科分类号
080904 ; 0810 ; 081001 ; 081002 ; 081105 ; 0825 ;
摘要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是测量对流层臭氧时空分布的有力工具,利用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在灰霾条件下开展观测研究,分析了臭氧浓度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夏季副热带高压大气天气条件下,受偏南风气团输送的影响,6月中旬形成一次高浓度的臭氧污染过程。6月14日夜间至6月15日中午离地面1.5~2km高度的臭氧气团浓度(即体积分数)高达1.2×10-7以上,下午臭氧气团出现下沉,从而引起当日下午近地面臭氧浓度的升高。在灰霾天气过程中,细颗粒物与臭氧分布在不同高度上具有不同的关联特征,地面颗粒物充分参与了光化学反应过程,而高空高浓度的颗粒物和臭氧气体则与输送有关。晴朗天气下的臭氧浓度在整个空间尺度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并且没有出现明显的外部输入气团。
引用
收藏
页码:247 / 25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利用紫外Mie散射激光雷达探测澳门地区沙尘暴事件[J]. 刘巧君,郑玉臣,朱建华,冯瑞权,曾秀桦,谭建成,冼保生.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2(03)
[2]   东亚春季边界层臭氧的数值模拟研究 [J].
李杰 ;
吴其重 ;
高超 ;
王喜全 ;
王自发 .
环境科学研究, 2009, 22 (01) :1-6
[3]   AML-2车载激光雷达测量臭氧的大气后向散射系数项修正方法研究 [J].
陶宗明 ;
陈宇 ;
储德林 ;
胡顺星 ;
张寅超 .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08, (06) :401-406
[4]   夏秋季节天气系统对边界层内大气中PM10浓度分布和演变过程的影响 [J].
任阵海 ;
苏福庆 ;
陈朝晖 ;
洪钟祥 ;
程水源 ;
高庆先 ;
冯丽华 .
大气科学, 2008, (04) :741-751
[5]   北京市城近郊区光化学烟雾模拟研究 [J].
石玉珍 ;
王庚辰 ;
徐永福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8, (01) :84-92
[6]   北京夏季典型环境污染过程个例分析 [J].
范清 ;
程水源 ;
苏福庆 ;
刘震 ;
陈朝晖 ;
高庆先 ;
任阵海 .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5) :12-19
[7]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测量环境SO2 [J].
胡顺星 ;
胡欢陵 ;
张寅超 ;
刘小勤 ;
谭琨 .
中国激光, 2004, (09) :1121-1126
[8]   紫外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测量平流层臭氧 [J].
胡欢陵 ;
王志恩 ;
吴永华 ;
周军 .
大气科学, 1998, (05) :26-33
[9]  
Modelling the regional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air quality[J] . Filippo Giorgi,Frédérick Meleux.Comptes rendus - Géoscience . 2007 (11)
[10]  
Tropospheric ozone differential-absorption lidar using 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 in carbon dioxide .2 Nakazato,Masahisa,Nagai,Tomohiro,Sakai,Tetsu,Hirose,Yasuo. Applied Optics .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