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马协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的遗传分析

被引:6
作者
张晓国
梅启明
朱英国
机构
[1]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研究所,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研究所,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研究所湖北武汉,湖北武汉,湖北武汉
关键词
细胞质雄性不育; 遗传分析; 水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本文描述了水稻马协细胞雄性不育系马协A/明恢63F2群体和F3株系的花粉育性分布规律。在F2中,可育株数、部分可育株数、部分不育株数和完全不育株数之比经卡平方测验符合9:3:3:1的理论比例。通过对各类型F2单株的F3株系育性表现的分析,推断出单株的基因型,并用马协B对单株进行测交,测交试验验证了上述结果。由此表明马协A不育恢复性由两对显性主基因控制,且一对恢复能力比另一对强。
引用
收藏
页码:242 / 2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一个粳型雄性不育新胞质种质──K52 [J].
郑家奎,文宏灿,王文明,蒋开锋,万先齐,朱永川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5, (05) :94-94
[2]   水稻广亲和性和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的遗传分析 [J].
严菊强,薛庆中 .
遗传学报, 1995, (05) :361-371
[3]   水稻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遗传分析 [J].
陈深广,闵绍楷,熊振民,吴建利,朱旭东 .
中国水稻科学, 1995, (02) :115-118
[5]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性恢复突变的初步研究 [J].
沈毓渭,蔡其华,高明尉 .
中国水稻科学, 1994, (01) :27-31
[6]   粳稻恢复系宁恢3-2育性恢复 [J].
洪德林 ;
马育华 ;
盖钧镒 ;
汤玉庚 .
作物学报, 1990, (01) :1-7
[7]   60Co-γ射线诱导的小麦T型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突变 [J].
何蓓如 ;
李正德 ;
李冬肖 .
遗传学报, 1989, (01) :1-6
[8]   水稻雄性不育性的遗传研究概述 [J].
傅爱军 .
杂交水稻, 1988, (06) :35-37
[9]   水稻品种育性恢复基因的分析 [J].
章旺根 ;
申宗坦 .
作物学报, 1987, (02) :97-101
[10]   水稻质核互作孢子体雄性不育性的基因分析 [J].
张桂权 ;
卢永根 .
作物学报, 1987, (01) :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