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盆地构造、环境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

被引:14
作者
王德朝
张进江
杨雄英
戚国伟
机构
[1] 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关键词
晚新生代; 吉隆盆地; 青藏高原隆升; 构造与气候耦合;
D O I
10.13209/j.0479-8023.2009.013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位于喜马拉雅北麓的晚新生代吉隆断陷盆地,在中新世晚期—上新世沉积了总厚约300 m的河湖相地层。根据沉积学、碳氧同位素及控盆构造分析,结合已有的古生物学孢粉学资料,恢复了晚新生代盆地构造控制、沉积环境、气候变动及其演变过程;探讨了构造演化和气候变动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指出盆地由早期半封闭型断陷湖盆,中期开放型湖盆,向后期封闭型湖盆的演化。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41]   青藏高原的地貌演化与亚洲季风 [J].
李吉均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9, (01) :3-5
[42]   青藏高原二期隆升与亚洲季风孕育关系探讨 [J].
施雅风 ;
汤懋苍 ;
马玉贞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3) :263-271
[43]   吉隆盆地的形成演化、环境变迁与喜马拉雅山隆起 [J].
王富葆 ;
李升峰 ;
张捷 ;
阎革 ;
申旭辉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4) :329-335
[44]   藏南拆离系 [J].
陈智梁,刘宇平 .
特提斯地质, 1996, (00)
[45]   西藏三趾马动物群的首次发现及其对高原隆起的意义 [J].
黄万波 ;
计宏祥 .
科学通报, 1979, (19) :885-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