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权界分视角下的社区矫正

被引:6
作者
董蕾
机构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内务司法委员会
关键词
社区矫正; 公权; 私权; 刑罚执行; 社会自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8 [劳动教养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社区矫正是对刑罚执行方式的重要改革,也是我国社区自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社会参与性。但由于对社区矫正中国家公权与社区自治权的界定不清,再加上社区自身发育尚未完备,在社区矫正长达十年的试点中,公权力的运作仍居主导地位,社区矫正演化为"司法"矫正,其自身蕴含的价值难以充分体现。完善社区矫正制度,必须在区分公权、私权不同作用空间的前提下,厘清有关社区矫正的认识误区,实现社区矫正执行主体和实施主体的分离,并清晰定位三类参与人的地位和作用,确保社区矫正能够依照预先设定的程序顺利实现预期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48 / 15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社区矫正法律制度探究——以城市社区为视角 [J].
刘爱童 .
法学评论, 2012, 30 (06) :136-144
[2]   社区矫正社会参与的不足及其完善 [J].
崔会如 .
前沿, 2011, (03) :73-76
[3]   转型中国的法律体系建构 [J].
张志铭 .
中国法学, 2009, (02) :140-158
[4]   现代国家的建构与村民自治的成长——对中国村民自治发生与发展的一种阐释 [J].
徐勇 .
学习与探索, 2006, (06) :50-58
[5]   社区矫正在中国——基础分析、前景与困境 [J].
张绍彦 .
环球法律评论, 2006, (03) :295-303
[6]   刑事一体化视野中的社区矫正 [J].
冯卫国 ;
储槐植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 (02) :20-24
[7]   社区矫正的历史、现状与重大理论价值 [J].
康树华 .
法学杂志, 2003, (05) :21-23
[8]   现代刑罚目的理论与中国的选择 [J].
王世洲 .
法学研究, 2003, (03) :107-131
[9]  
社区矫正比较研究.[M].吴宗宪;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0]  
实证派犯罪学.[M].(意)恩里科·菲利著;郭建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