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藻基因组DNA的提取与PCR扩增

被引:10
作者
杨泽民 [1 ]
章群 [2 ]
谢数涛 [2 ]
吴任 [2 ]
机构
[1] 广东药学院基础学院
[2]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球形棕囊藻; 绿色巴夫藻; 高盐法; PVP法; 玻璃粉法; CTAB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3.2 [植物基因工程];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以金藻门群体和单细胞藻类的典型代表——球形棕囊藻和绿色巴夫藻为研究对象,对金藻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以psbA基因的PCR扩增结果对4种DNA提取方法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PVP法和高盐法安全、快速、经济,获得的基因组DNA产量高,但DNA杂质含量也较高。CTAB法虽然也具有安全、快速等优势,但提取的DNA产量较低。玻璃粉法提取的DNA质量好,产量也较高,但操作略为烦琐,经济费用高。结论:就球形棕囊藻而言,玻璃粉法是4种方法中最好的DNA提取方法。就绿色巴夫藻而言,4种方法都行,但是从经济和方便考虑,以高盐法为最好。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等鞭藻的生长及其主要营养成分的研究 [J].
陈椒芬 ;
潘永尧 .
海洋与湖沼, 1987, (01) :55-63
[2]   绿色巴夫藻对褶皱臂尾轮虫的饵料效果试验 [J].
刘东超 ;
梁飞龙 .
福建水产, 1999, (01) :9-13
[3]   中国赤潮新记录种──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 [J].
陈菊芳 ;
徐宁 ;
江天久 ;
王艳 ;
王朝晖 ;
齐雨藻 .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1999, (03) :124-129
[4]   1997年底中国东南沿海大规模赤潮原因生物的形态分类与生态学特征 [J].
黄长江 ;
董巧香 ;
郑磊 .
海洋与湖沼, 1999, (06) :581-590
[5]   球形棕囊藻的生长特性及生活史研究 [J].
沈萍萍 ;
王艳 ;
齐雨藻 ;
谢隆初 ;
吕颂辉 ;
I.J.Hodgkiss .
水生生物学报, 2000, (06) :635-643
[6]   中药材DNA分子标记研究的技术问题 Ⅰ.植物药基因组DNA的提取 [J].
郭宝林 ;
李家实 ;
阎玉凝 .
中草药, 2000, (12) :951-954
[7]   13种饵料微藻的脂肪酸组成特点及在河蟹育苗中的应用 [J].
陆开宏 ;
林霞 .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1, (03) :27-32
[8]   Phaeocystis globosa核糖体大亚基(28SrDNA)的序列分析与分类学意义 [J].
杨泽民 ;
章群 ;
谢数涛 ;
吕颂辉 ;
韩博平 ;
陈丽芬 .
海洋环境科学, 2004, (03) :4-8
[9]   Phaeocystis globosa与Phaeocystis antarctica叶绿体psbA基因的比较 [J].
杨泽民 ;
章群 ;
谢数涛 ;
韩博平 ;
吕颂辉 ;
Hodgkiss .
海洋科学, 2005, (01) :24-28+80
[10]  
生物饵料培养[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陈明耀主编,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