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性补偿模型及湘西实证

被引:80
作者
刘春腊 [1 ,2 ]
徐美 [3 ]
刘沛林 [4 ]
曾凡超 [1 ]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空间大数据挖掘与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3]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学院
[4] 长沙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文化景观; 保护; 补偿; 湘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农村乡镇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2 ;
摘要
本文提出了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性补偿的理论框架,基于理论框架构建了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性补偿模型。以湖南省湘西州为例,甄别驱动因素、佐证补偿模型。结果表明:①从传统建筑风貌、村落选址和格局、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及其村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看,湘西传统村落符合实施文化景观保护性补偿的条件;②从景观特性及价值、外部市场认可度、自我损失、政府管理等层面而言,湘西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性补偿符合所提出的补偿模型;③从驱动因素看,湘西82个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性补偿特征符合模型中的景观特性、政府管理、外部市场和自我损失综合驱动型;④湘西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性补偿可划分为社会经济补偿型、历史文化补偿型和自然环境补偿型,各类型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因素均影响补偿模型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382 / 397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47 条
[21]   民族旅游村寨居民文化补偿认知的空间分异及机理——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 [J].
杨军辉 ;
李同昇 ;
徐冬平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9) :1167-1178
[22]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留住乡愁”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J].
刘沛林 .
地理研究, 2015, 34 (07) :1205-1212
[23]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李伯华 ;
尹莎 ;
刘沛林 ;
窦银娣 .
经济地理, 2015, 35 (02) :189-194
[24]   社会文化地理学在中国近10年的进展 [J].
白凯 ;
周尚意 ;
吕洋洋 .
地理学报, 2014, 69 (08) :1190-1206
[25]   论连片特困地区文化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意义 [J].
杨枫 .
学理论, 2014, (08) :136-138
[26]   黔西南生态文化旅游的生态补偿研究 [J].
陈明光 ;
田伟珂 ;
查兰建 ;
潘贵渝 ;
王申正 .
改革与战略, 2013, 29 (09) :66-69
[27]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补偿机制研究 [J].
周真刚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35 (03) :66-69
[29]   文化贸易的外部性及其补偿机理 [J].
杨凤祥 .
江苏科技信息, 2013, (04) :21-23
[30]   民族文化公益林补偿法律机制的建构 [J].
曹务坤 ;
卢丽娟 .
贵州民族研究, 2012, (06) :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