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阿尔泰东部地区海西晚期后碰撞铜镍硫化物矿床:主要特点及可能与地幔柱的关系

被引:79
作者
毛景文
Franco PIRAJNO
张作衡
柴凤梅
杨建民
吴华
陈世平
程松林
张长青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西澳大利亚地质调查局
[3]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4] 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队
[5] 新疆哈密市国土资源局
关键词
铜镍硫化物矿床; 后碰撞; 地幔柱; 天山—阿尔泰; 新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 [有色金属]; P618.63 [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天山—阿尔泰东部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铜镍成矿区,近年来针对区内的铜镍矿床和相关岩体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找矿也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已经探明了十几个矿床和矿点。笔者基于以往研究成果,结合目前地质勘查和找矿评价的新进展,比较详细地全面总结了后碰撞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基本特点、成矿规律和成矿过程,并建立了描述性成矿模型。这些矿床沿一组平行的走向近东西的深大断裂分布,与成矿有关的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一般不大于5km2,小的可为一个岩墙。矿化分两种类型:通道型和熔离型。成矿时代为298~270Ma,为中亚成矿带大规模成矿期的组成部分,形成于后碰撞伸展阶段。与这组铜镍硫化物矿床有关的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可能是早二叠世大面积喷溢岩浆的残留根部或通道部分,可能与地幔柱活动有关。另外,针对区内的地质特征,结合以往找矿的成功经验,对区内进一步的找矿工作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925 / 942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 [1] 新疆坡北基性-超基性岩带Ⅰ号岩体Sm-Nd和SHRI MP U-Pb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李华芹
    陈富文
    梅玉萍
    吴华
    程松林
    杨甲全
    代玉财
    [J]. 矿床地质, 2006, (04) : 463 - 469
  • [2] 中国岩浆硫化物矿床新分类与小岩体成矿作用
    汤中立
    闫海卿
    焦建刚
    李小虎
    [J]. 矿床地质, 2006, (01) : 1 - 9
  • [3] 新疆喀拉通克铜镍硫化物矿床Re-Os同位素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韩春明
    肖文交
    赵国春
    屈文俊
    毛启贵
    杜安道
    [J]. 岩石学报, 2006, (01) : 163 - 170
  • [4] 新疆东天山白石泉铜镍矿床基性-超基性岩体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古亚洲洋闭合时限的制约
    毛启贵
    肖文交
    韩春明
    孙敏
    袁超
    闫臻
    李继亮
    雍拥
    张继恩
    [J]. 岩石学报, 2006, (01) : 153 - 162
  • [5] 新疆香山铜镍硫化物矿床Re-Os同位素测定
    李月臣
    赵国春
    屈文俊
    潘成泽
    毛启贵
    杜安道
    [J]. 岩石学报, 2006, (01) : 245 - 251
  • [6] 中天山白石泉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岩石学与矿物学研究
    柴凤梅
    张招崇
    毛景文
    董连慧
    张作衡
    叶会寿
    吴华
    莫新华
    [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6, (01) : 1 - 12
  • [7] 岩浆铜镍矿与钒钛磁铁矿的过渡类型——新疆哈密香山西矿床
    王玉往
    王京彬
    王莉娟
    彭晓明
    惠卫东
    秦全新
    [J]. 地质学报, 2006, (01) : 61 - 73
  • [8] 新疆北部后碰撞构造演化与成矿
    王京彬
    徐新
    [J]. 地质学报, 2006, (01) : 23 - 31
  • [9] 新疆北部及邻区地壳构造格架及其形成过程的初步探讨
    李锦轶
    何国琦
    徐新
    李华芹
    孙桂华
    杨天南
    高立明
    朱志新
    [J]. 地质学报, 2006, (01) : 148 - 168
  • [10] 浅层地震与MT联合技术在隐伏金属矿床定位预测中的应用——以新疆哈密图拉尔根铜镍矿区为例
    肖骑彬
    蔡新平
    徐兴旺
    梁光河
    张宝林
    王杰
    秦克章
    彭晓明
    惠卫东
    三金柱
    康峰
    张文
    [J]. 矿床地质, 2005, (06) : 676 -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