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陆海统筹视角的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以辽宁省为例

被引:72
作者
纪学朋
黄贤金
陈逸
王丹阳
宋娅娅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关键词
国土空间开发; 建设用地; 城乡融合; 陆海统筹; 适宜性评价; 辽宁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摘要
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升开发质量与效益的科学依据和基础保障,对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城乡融合、陆海统筹原则,以东北地区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省份——辽宁省为例,从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海洋功能三个维度构建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特尔斐法、木桶原理法则、线性加权求和法及多要素空间叠置分析等方法,对其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空间分异明显,适宜建设区与基本适宜建设区呈明显的中心外围分布格局,沿沈大轴线、滨海轴线集聚分布;不适宜建设区以滨海线为轴带南北对称分布;基本不适宜建设区以沈大线为轴带东西对称分布。适宜、基本适宜、基本不适宜、不适宜建设区面积依次为15504.39 km2、22645.34 km2、66833.96 km2、68720.99 km2,分别占陆海国土的8.93%、13.04%、38.48%、39.56%。自然环境对区域国土空间开发建设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不同等级、不同区域自然环境适宜性集聚与分散特性差异显著;经济社会对自然环境的适宜、基本适宜、基本不适宜建设区修正作用明显。海洋功能区的引入,极大拓展了辽宁省国土空间范围。但海洋功能适宜性空间分布极不均衡,由于海洋国土本身属性,其可供直接开发建设空间有限,而保护空间广阔,国土空间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依然严峻。
引用
收藏
页码:451 / 46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论土地生态经济学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兼论王万茂教授《土地生态经济学》的学科贡献 [J].
黄贤金 .
中国土地科学, 2018, 32 (02) :1-5
[2]   基于“三生空间”的城市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以宁波市为例 [J].
吴艳娟 ;
杨艳昭 ;
杨玲 ;
张超 ;
游珍 .
资源科学, 2016, 38 (11) :2072-2081
[3]   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应用——以云南省德宏州为例 [J].
杨子生 .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 (01) :64-76
[4]   我国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综述 [J].
李坤 ;
岳建伟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S1) :107-113
[5]   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J].
喻忠磊 ;
张文新 ;
梁进社 ;
庄立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9) :1107-1122
[6]   江苏沿海地区可承载城乡建设用地能力及匹配性评价 [J].
高永年 ;
鲍桂叶 ;
王静 ;
严长清 ;
金志丰 ;
杨兴典 ;
黄琪 .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 (08) :1278-1288
[7]   海岸带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以杭州湾南岸为例 [J].
李伟芳 ;
俞腾 ;
李加林 ;
陈鹏程 ;
陈阳 .
地理研究, 2015, 34 (04) :701-710
[8]   基于GRNN模型与邻域计算的低丘缓坡综合开发适宜性评价——以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片区为例 [J].
魏海 ;
秦博 ;
彭建 ;
金鑫 .
地理研究, 2014, 33 (05) :831-841
[9]   基于GIS的秦岭山区聚落用地适宜性评价 [J].
齐增湘 ;
廖建军 ;
徐卫华 ;
倪永明 .
生态学报, 2015, 35 (04) :1274-1283
[10]   广西西江沿岸后备适宜建设用地潜力及空间分布 [J].
党丽娟 ;
徐勇 ;
汤青 ;
赵海英 ;
杨波 ;
孙贵艳 .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 (03) :387-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