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酸雨对阳离子在土体内迁移的影响

被引:27
作者
王代长
蒋新
贺纪正
赵振华
孙磊
郜红建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部亚热带土壤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模拟酸雨; 红壤; 酸度; 缓冲机制; 阳离子; 迁移;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4.01.006
中图分类号
X517 [酸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室内模拟酸雨的土柱实验,研究了在红壤表土施用钾肥后酸雨对不同土层交换性阳离子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土体深度,表土直接受酸沉降的淋溶,也是最容易发生酸化的土层,pH2.5酸雨淋溶后,表土pH值下降到3.5~4.2,这是铝的缓冲范围,且土壤交换性H+和Al3+含量的增加显示出土壤对酸沉降的缓冲效率和缓冲能力的急剧减弱;pH4.5酸雨淋溶后,A和B层土壤pH值上升了0.3~0.5,其机理与SO2-4的专性吸附释放OH-有关;表土施用钾肥后,K+交换土壤表面的H+和Al3+,引起土壤交换性H+和Al3+向下迁移;不同pH值的酸性降雨引起土壤中交换性阳离子向下迁移和淋失的程度也有明显的差异,pH2.5酸雨淋溶后土壤溶液中钾的含量高于pH4.5酸雨淋溶的,但交换性钾含量低于后者;pH2.5和pH4.5酸雨淋溶后交换性钙的淋失量分别占原土的50%~70%和20%~40%,这表明酸雨淋洗会导致养分库的损耗,造成土壤养分贫瘠。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酸性条件下红壤中铝的活化及环境意义 [J].
朱茂旭 ;
蒋新 ;
季国亮 ;
余贵芬 ;
和文祥 .
地球化学, 2002, (04) :361-365
[2]   可变电荷土壤和恒电荷土壤与氢离子的反应动力学 [J].
朱茂旭 ;
蒋新 ;
季国亮 .
环境科学, 2001, (03) :49-53
[3]   可变电荷土壤和恒电荷土壤与氢离子相互作用机理 [J].
朱茂旭 ;
蒋新 ;
杨杰文 ;
季国亮 ;
王芳 .
地球化学, 2001, (02) :194-199
[4]   南方土壤酸沉降敏感性研究Ⅲ.Si释放与缓冲作用 [J].
吴箐 ;
仇荣亮 ;
杨平 ;
岑慧贤 ;
不详 .
中国环境科学 , 1998, (04) :15-18
[5]   pH对酸性土壤中铝的溶出和铝离子形态分布的影响 [J].
徐仁扣 ;
季国亮 .
土壤学报, 1998, (02) :162-171
[6]   酸化模型及其在确定酸沉降临界负荷中的应用 [J].
谢绍东 ;
郝吉明 ;
周中平 ;
尹寒卉 .
环境科学, 1996, (01) :80-84+96
[7]  
影响我国降水酸性因素的研究[J]. 王文兴,张婉华,石泉,洪少贤,岳燕珍.中国环境科学. 1993 (06)
[8]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鲁如坤主编, 2000
[9]  
土壤胶体[M]. 科学出版社 , 熊毅等编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