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微生物的作用

被引:80
作者
曾巾 [1 ]
杨柳燕 [1 ]
肖琳 [1 ]
尹大强 [1 ]
秦伯强 [2 ]
机构
[1]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关键词
湖泊; 氮素;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微生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38.8 [水生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氮素是影响湖泊富营养化的关键元素之一,对湖泊中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的了解,有利于对湖泊富营养化进行控制和治理.本文综述了湖泊生态系统(特别是富营养化湖泊)中氮素的输入、输出及其在沉积物-水界面的迁移转化规律,着重分析和比较了藻型湖泊和草型湖泊的不同食物链中的氮紊营养循环过程,重点讨论了微生物参与的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生物固氮和厌氧氨氧化等过程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氮循环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进行了小结.最后指出当前国内外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湖泊氮循环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82 / 38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大气湿沉降向太湖水生生态系统输送氮的初步估算 [J].
宋玉芝 ;
秦伯强 ;
杨龙元 ;
胡维平 ;
罗潋葱 .
湖泊科学, 2005, (03) :226-230
[2]   大型浅水富营养化湖泊中蓝藻水华形成机理的思考 [J].
孔繁翔 ;
高光 .
生态学报, 2005, (03) :589-595
[3]   富营养化湖泊治理中的生物操纵理论 [J].
刘春光 ;
邱金泉 ;
王雯 ;
庄源益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1) :198-201
[4]   地表环境氮循环过程中微生物作用及同位素分馏研究综述 [J].
李思亮 ;
刘丛强 ;
肖化云 .
地质地球化学, 2002, (04) :40-45
[5]   大型浅水湖泊内源营养盐释放的概念性模式探讨 [J].
秦伯强 ;
范成新 .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02) :55-58
[6]   农业面源污染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 [J].
全为民 ;
严力蛟 .
生态学报, 2002, (03) :291-299
[7]   净化湖泊水体氮污染的固定化硝化-反硝化菌研究 [J].
李正魁 ;
濮培民 .
湖泊科学, 2000, (02) :119-123
[8]   太湖人工生态系统中氮循环细菌分布 [J].
王国祥 ;
濮培民 ;
黄宜凯 ;
张圣照 .
湖泊科学, 1999, (02) :160-164
[9]   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对太湖局部水域水质的净化作用 [J].
王国祥 ;
濮培民 ;
张圣照 ;
李万春 ;
胡维平 ;
胡春华 ;
不详 .
中国环境科学 , 1998, (05) :26-30
[10]   好氧和厌氧条件对霞浦湖沉积物—水界面氮磷交换的影响 [J].
范成新 ;
相崎守弘 .
湖泊科学, 1997, (04) :337-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