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不同地区辐射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41
作者
武荣盛 [1 ,2 ]
马耀明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不同下垫面; 地表辐射; 日变化; 月际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2.1 [太阳辐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全球协调加强观测计划(CEOP)之亚澳季风青藏高原试验"(CAMP/Tibet)在藏北高原的BJ站、NPAM站及中国科学院珠穆朗玛峰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纳木错多圈层相互作用综合观测研究站和藏东南高山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2007年的辐射观测资料,分析了这些地区不同下垫面地表辐射各分量及地表反照率的日变化和月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向下短波辐射受太阳高度角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和月际变化;向上短波辐射的月际变化基本与总辐射一致,在个别月份由于高原积雪造成地表反照率较高,从而使晴天向上短波辐射全年较高;向下长波辐射存在基本的季节变化,最大值出现在天空总云量较多的夏季(6~8月),最小值出现在冬季(12月和1月);向上长波辐射基本上都是夏季为全年最大,冬季为全年最小。这与地表温度的年变化情况相一致。高原不同地区各季节晴天地表净辐射存在差异,NPAM站和藏东南站由于下垫面植被覆盖较好,净辐射值各季节均高于其它各站;NPAM站、纳木错站和珠峰站地表反照率日变化曲线呈"U"型,BJ站和藏东南站日变化相对复杂,藏东南站全年月平均地表反照率较小且变化不大,其他各站存在基本的年变化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251 / 25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大气物理学.[M].盛裴轩等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  
青藏高原动力气象学.[M].李国平编著;.气象出版社.2002,
[3]  
青藏高原大气边界层观测分析与动力学研究.[M].周明煜等著;.气象出版社.2000,
[4]  
青藏高原气象学.[M].叶笃正等著;.科学出版社.1979,
[5]   纳木错湖地区近地层微气象特征及地表通量交换分析 [J].
李茂善 ;
马耀明 ;
孙方林 ;
赵逸舟 ;
王永杰 ;
吕雅琼 .
高原气象, 2008, (04) :727-732
[6]   珠峰北坡地区地表辐射和能量季节变化的初步分析 [J].
马伟强 ;
戴有学 ;
马耀明 ;
孙方林 ;
李茂善 ;
仲雷 ;
王介民 .
高原气象, 2007, (06) :1237-1243
[7]   高寒湿地太阳辐射和地表反射率变化的统计学特征 [J].
李英年 ;
赵亮 ;
周华坤 ;
徐世晓 ;
张法伟 .
冰川冻土, 2007, (01) :137-143
[8]   藏北高原地表反照率的初步研究 [J].
李英 ;
胡泽勇 .
高原气象, 2006, (06) :1034-1041
[9]   青藏高原复杂地表能量通量研究 [J].
马耀明 ;
姚檀栋 ;
王介民 ;
胡泽勇 ;
石川裕彦 ;
马伟强 ;
MMenenti ;
苏中波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12) :1215-1223
[10]   青藏高原能量和水循环试验研究——GAME/Tibet与CAMP/Tibet研究进展 [J].
马耀明 ;
姚檀栋 ;
王介民 .
高原气象 , 2006, (02) :34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