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下一代列车控制系统的展望与思考

被引:36
作者
郭进 [1 ]
张亚东 [1 ]
王长海 [2 ]
查志 [1 ]
高豪 [1 ]
机构
[1]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铁路总公司安全监督管理局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高速铁路; 下一代列车控制系统; 系统模型; 关键技术;
D O I
10.16668/j.cnki.issn.1003-1421.2016.06.05
中图分类号
U284.48 [列车运行自动化];
学科分类号
082302 ;
摘要
为进一步优化、简化列控系统结构、提升列控系统自动化水平、提高不同线路等级间的互联互通、缩短列车追踪间隔,通过分析欧洲下一代列控系统的研究现状和我国列控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下一代列控系统的发展目标,构建下一代列控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国际标准的适应性,研究我国下一代列控系统若干关键技术问题,利用新技术进一步提高铁路运输自动化水平和效率,为实现高速铁路"走出去"发展战略提供技术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下一代列控系统技术方案探讨 [J].
程剑锋 ;
田青 ;
赵显琼 ;
孙帝 .
中国铁路, 2014, (12) :32-35
[2]   ERTMS-Regional发展综述 [J].
王剑 ;
张福隆 ;
蔡伯根 ;
上官伟 .
铁道学报, 2012, (01) :60-64
[3]   美国PTC系统和欧洲ERTMS的差异分析 [J].
赵磊 ;
何春明 .
铁道通信信号, 2011, 47 (11) :56-59
[4]   CBTC系统列车追踪间隔计算及优化 [J].
陈荣武 ;
诸昌钤 ;
刘莉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1, 46 (04) :579-585
[5]   中国高速铁路创新与发展 [J].
何华武 .
中国铁路, 2010, (12) :5-8
[6]   建立中国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的研究 [J].
何华武 .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6, (12) :1-10
[7]   ETCS技术在列控系统中应用的探讨 [J].
范丽君 .
中国铁道科学, 2003, (03) :99-104
[8]  
高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M]. 科学出版社 , 宁滨,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