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不自由”:高科技跨国公司的政治化与国家化

被引:21
作者
郝诗楠
机构
[1]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自由主义; 高科技跨国公司; 政治化; 国家化; 技术主权;
D O I
10.13851/j.cnki.gjzw.202103007
中图分类号
F276.7 [跨国公司]; D815 [国际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30207 ;
摘要
由于高科技或新技术本身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特性,并且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因此高科技的发展与一国内部政治及国家间竞争的关联度逐渐加大。一方面,企业利益进一步与国家利益重合,高科技跨国公司在开展跨国业务时愈发受到母国与东道国"政治正确"的规制;另一方面,在逆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对技术的理解形成了较为明确的技术主权观念,高科技跨国公司与母国之间的"捆绑"由此亦愈发明显。在此背景下,随着西方排他性技术同盟的形成,非西方的高科技跨国企业遭受打压的态势在中短期内并不会缓解,国家间、企业间的技术合作将极大受阻,全球技术进步的成本和门槛也将因此显著提升,最终影响人类的整体利益。对中国而言,一方面,要继续扩大开放,坚持技术多边主义,积极推动跨国技术合作;另一方面,仍需凸显技术进步过程中的国家角色,建构国家引导下的以高科技跨国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最终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34+157 +157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美国“清洁网络”计划评析 [J].
戴丽娜 ;
郑乐锋 .
现代国际关系, 2021, (01) :55-62
[2]   中美冲突:国际经济层级体系的裂变 [J].
封凯栋 .
文化纵横, 2020, (05) :16-29+158
[3]   进攻性技术民族主义与美国对华科技战 [J].
孙海泳 .
国际展望, 2020, 12 (05) :46-64+158
[5]   “欧洲经济主权与技术主权”的战略内涵分析 [J].
忻华 .
欧洲研究, 2020, 38 (04) :1-30
[6]   新技术革命、经济全球化与国家能力分化 [J].
魏南枝 .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 (01) :64-71
[7]   科技本位主义的潮流与动因 [J].
蔡翠红 .
人民论坛, 2019, (35) :40-43
[8]   规制合法性溢出和企业政治战略——基于华为公司的案例研究 [J].
魏江 ;
赵齐禹 .
科学学研究, 2019, 37 (04) :651-663
[9]   美国先进技术计划评估实践的特点与启示 [J].
陶蕊 ;
翟启江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18, 40 (06) :549-558
[10]   参与全球治理:中国跨国企业的角色 [J].
张蛟龙 .
国际关系研究, 2017, (02) :127-139+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