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会与劳资关系调节职能——基于1853篇工会实践报道的研究

被引:30
作者
胡恩华 [1 ]
张毛龙 [1 ]
单红梅 [2 ]
机构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中国工会; 工会实践; 扎根理论; 量化分析;
D O I
10.19616/j.cnki.bmj.2016.11.013
中图分类号
D412.6 [工会工作]; F272.92 [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0302 ; 1201 ;
摘要
本文利用定向爬虫工具采集了中华全国总工会网站上共计1853篇工会动态报道,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中国工会的实践内容进行概念化编码,并结合量化描述对比方法,完整呈现出工会实践的职能现状。本文识别了维护行为、关怀行为、提升行为、参与行为、建设行为等中国工会实践的具体维度,并厘清了这些概念的内涵和边界。研究发现:(1)与国外工会相比,中国工会的工作更多元化,特别是主动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如参加社会建设、帮助员工1中的弱势群体、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积极性等;(2)中国工会实践中的维权行为和参与行为过少,统一设计、逐级沿袭的官僚组织特征仍然明显,各省份之间工会实践的分布情况存在差异,反映了中国工会在各个地区的转型发展呈现不均衡性,但整体上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3)中国工会,特别是基层工会的独立性虽然亟需增强,但中国工会并不像人们质疑的那样无所作为,其多元化的工作模式更容易形成良性循环局面,从而在劳资关系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74 / 18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中国企业工会角色冲突对工会职能作用发挥的影响和对策研究 [J].
陈维政 ;
任晗 ;
朱玖华 ;
王西枘 ;
陈玉玲 .
管理学报, 2016, 13 (03) :315-324
[2]   中国工会存在工资溢价吗——基于控制样本选择性偏差的Blinder-Oaxaca回归分解 [J].
易定红 ;
袁青川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5, (02) :31-39
[3]   工会主席专职化对工会维权活动的影响效应——来自雇主—雇员匹配调查的证据 [J].
明娟 ;
曾湘泉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5, 36 (01) :73-80
[4]   工会实践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J].
单红梅 ;
胡恩华 ;
黄凰 .
管理科学, 2014, 27 (04) :33-50
[5]   工会建设与外来工劳动权益保护——兼论一种“稻草人机制” [J].
孙中伟 ;
贺霞旭 .
管理世界, 2012, (12) :46-60+81
[6]   双重角色定位下的工会跨界职能履行及作用效果分析 [J].
王永丽 ;
郑婉玉 .
管理世界, 2012, (10) :130-145
[7]   中国情景下劳资关系氛围与双组织承诺关系研究 [J].
胡恩华 .
经济管理, 2012, 34 (02) :66-75
[8]   工会实践、劳资关系气氛与双承诺间关系实证研究 [J].
陈万思 ;
姚圣娟 ;
钟琳 .
华东经济管理, 2011, 25 (06) :89-94
[9]   工会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 [J].
姚先国 ;
李敏 ;
韩军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09, 23 (01) :25-30
[10]   工会职能与工会满意度:基于浙江省2311名员工的实证研究 [J].
苗青 ;
乐君杰 ;
姚先国 .
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 2008, (04) :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