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中国工会与劳资关系调节职能——基于1853篇工会实践报道的研究
被引:30
作者:
胡恩华
[1
]
张毛龙
[1
]
单红梅
[2
]
机构: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
来源:
关键词:
中国工会;
工会实践;
扎根理论;
量化分析;
D O I:
10.19616/j.cnki.bmj.2016.11.013
中图分类号:
D412.6 [工会工作];
F272.92 [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0302 ;
1201 ;
摘要:
本文利用定向爬虫工具采集了中华全国总工会网站上共计1853篇工会动态报道,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中国工会的实践内容进行概念化编码,并结合量化描述对比方法,完整呈现出工会实践的职能现状。本文识别了维护行为、关怀行为、提升行为、参与行为、建设行为等中国工会实践的具体维度,并厘清了这些概念的内涵和边界。研究发现:(1)与国外工会相比,中国工会的工作更多元化,特别是主动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如参加社会建设、帮助员工1中的弱势群体、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积极性等;(2)中国工会实践中的维权行为和参与行为过少,统一设计、逐级沿袭的官僚组织特征仍然明显,各省份之间工会实践的分布情况存在差异,反映了中国工会在各个地区的转型发展呈现不均衡性,但整体上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3)中国工会,特别是基层工会的独立性虽然亟需增强,但中国工会并不像人们质疑的那样无所作为,其多元化的工作模式更容易形成良性循环局面,从而在劳资关系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74 / 186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