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学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两种工作模式

被引:6
作者
张海钟
机构
[1] 甘肃张掖师专
关键词
心理素质; 心理卫生; 心理咨询; 八十年代; 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心理健康; 中小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关于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工作(有人称为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素质教育或者心理卫生)的模式,许多学者已做了概括和总结,比如有人总结出咨询———治疗模式和指导———发展模式[1]。还有的学者则总结出教育模式、指导模式、咨询模式和治疗模式[2],同时在一些具...
引用
收藏
页码:5 / 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全国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与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 [J].
刘华山 ;
龙立荣 ;
江光荣 .
教育研究, 1994, (07) :68-70
[2]   学校心理咨询间接模式 [J].
刘翔平 .
教育探索, 1996, (02) :44-47
[3]   关于心理辅导若干问题的探讨 [J].
贺银瑞 .
教育研究, 1995, (10) :44-47
[4]   身心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及心理咨询的关系 [J].
张海钟 ;
王云霞 .
教育探索, 1996, (06) :23-25
[5]   论身心健康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之间的逻辑关系——兼对“五育”加“心育”的质疑 [J].
张海钟 .
上海教育科研, 1996, (06) :26-29
[6]   我国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J].
叶一舵 .
中国教育学刊, 1997, (02)
[7]   论心理教育与心理卫生 [J].
张海钟 ;
赵志勇 .
健康心理学, 1997, (02) :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