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栖霞组菊花石假象内正延性玉髓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3
作者
颜佳新
夏琼霞
E H Carlson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
[2] Department of Geology
[3] Kent State University
关键词
栖霞组; 菊花石; 正延性玉髓;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1.03.022
中图分类号
P571 [矿物成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延性玉髓常被视为干旱蒸发沉积环境的标志。正延性玉髓亦广泛分布于华南地区栖霞组菊花石 (目前绝大多数为天青石假象 )内。本文在天青石后期矿物交代序列识别的基础上 ,通过对菊花石内各期次碳酸盐交代矿物的电子探针分析 ,发现菊花石内正延性玉髓形成于富含硫酸根离子和镁离子的成岩介质条件中。结合已有的正延性玉髓研究报道和栖霞组的沉积、成岩作用环境特征分析 ,认为华南地区栖霞组菊花石内正延性玉髓的形成环境与高蒸发沉积环境或高盐度成岩环境无关。因此 ,仅根据正延性玉髓的出现不足以确定沉积或成岩环境的盐度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444 / 44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湖北省巴东栖霞组沉积成岩作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J].
颜佳新 ;
伍明 ;
李方林 ;
方念乔 .
沉积学报, 1998, (04) :78-83
[2]   湖北巴东栖霞组缺氧沉积环境的地球化学特征 [J].
颜佳新 ;
徐四平 ;
李方林 .
岩相古地理, 1998, 18 (06) :27-32
[3]   重庆地区天青石型锶矿床成矿特征 [J].
秦震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8, (02) :118-126
[4]   鄂湘桂地区栖霞组古氧相分析与层序地层和海平面变化 [J].
颜佳新 ;
陈北岳 ;
李思田 ;
刘本培 .
地质论评, 1997, (02) :193-199+226
[5]   应用化石群落生态学研究分析黄石地区栖霞组沉积环境 [J].
颜佳新 ;
赵锡文 ;
杜远生 .
岩相古地理, 1996, 16 (04) :40-49
[6]   冰川发育对赤道地区碳酸盐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的影响 [J].
颜佳新,杜远生 .
地质科技情报, 1994, (03) :48-56
[7]   广西二叠纪的菊花石 [J].
周怀玲 ;
张振贤 .
南方自然资源, 1994, (03) :41-48
[8]   湖北省栖霞组沉积环境、沉积旋回及层序地层划分 [J].
颜佳新 ;
方念乔 .
地球科学, 1994, (05) :620-626+718
[9]  
冯增昭等著.中下扬子地区二叠纪岩相古地理[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
[10]  
沙庆安等主编.黔桂地区二叠系统综合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