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银山震旦系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7
作者
黄彬 [1 ]
李方林 [2 ]
周乐尧 [3 ]
刘荣 [3 ]
张爽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硅质岩; 地球化学特征; 银山; 热水沉积; 矿化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2 [沉积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浙西银山震旦系包括蓝田组和皮园村组。蓝田组主要为一套硅质泥岩+含硅灰岩+硅质粉砂岩的组合地层,是银铅锌矿床的重要赋矿层位;皮园村组为一套浅海相的硅质岩沉积。为了解矿床的形成规律,对震旦系沉积岩进行了详细的地球化学研究。主、微量元素分析显示:蓝田组w(SiO2)较低(19.64%~69.43%),"REE较高(36.44×10-6~265.04×10-6),Al/(Al+Fe+Mn)值为0.50~0.67,富含As、Sb、Bi等热水元素;皮园村组w(SiO2)较高(90.12%~95.56%),"REE较低(5.3×10-6~28.29×10-6),Al/(Al+Fe+Mn)值为0.29~0.33,与典型的热水成因硅质岩相似。分析表明:蓝田组含硅沉积岩是碎屑沉积和热水活动的产物,而皮园村组硅质沉积岩主要是热水成因,受陆源物质影响较小。古环境的判别表明研究区在蓝田期以大陆边缘沉积为主,在皮园村期海平面上升,以浅海-半深海沉积为主,这种转变很好地解释了蓝田组与皮园村组的成因差异。最后对蓝田期的热水活动和矿化事件进行了探讨,认为银山地区在蓝田期可能存在着3期较强的热水事件,热水事件的发生引发了Cu、Pb、Zn等金属元素初步富集与矿化,对银铅锌矿床的形成具有很大的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钦—杭结合带成矿特征及其对西南段的找矿启示 [J].
李红中 ;
周永章 ;
杨志军 ;
梁锦 ;
曾长育 ;
周留煜 ;
尹缀缀 ;
卢文姬 ;
郑蕾 .
矿物学报, 2011, (S1) :796-797
[2]  
Geochemistry of Middle Triassic Radiolarian Cherts from Northern Thailand:Implication for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J]. Hathaithip Thassanapak,Mongkol Udchachon,Chongpan Chonglakmani,冯庆来.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2011(06)
[3]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改则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 [J].
冯彩霞 .
矿床地质, 2011, 30 (05) :773-786
[4]   广西来宾中上二叠统硅质岩海底热液成因的地球化学证据 [J].
邱振 ;
王清晨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1, 41 (05) :725-737
[5]   浙江西北银山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矿石矿物特征及成矿期次初步研究 [J].
何国锦 ;
杨晓春 ;
吴光明 ;
张国防 ;
蔡雄翔 ;
郑剑 .
地球学报, 2011, 32 (03) :304-312
[6]   秦岭造山带西段八方山-二里河Pb-Zn矿区硅质岩的微组构分析及其意义 [J].
李红中 ;
杨志军 ;
周永章 ;
古志宏 ;
马占武 ;
吕文超 ;
何俊国 ;
安燕飞 ;
李文 ;
王强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9, 34 (02) :299-306
[7]   西藏念青唐古拉地区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热水沉积岩特征与成矿关系 [J].
张旺生 ;
曹新志 ;
燕长海 ;
杜欣 .
地质科技情报, 2009, 28 (01) :87-92
[8]   东秦岭二郎坪群硅质岩热水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冯胜斌 ;
周洪瑞 ;
燕长海 ;
彭翼 ;
袁效奇 ;
贺静 .
沉积学报, 2007, (04) :564-573
[9]   皖浙赣断裂带的界定及其基本特征 [J].
余心起 ;
江来利 ;
许卫 ;
邱瑞龙 ;
杜建国 ;
戴圣潜 .
地学前缘, 2007, (03) :102-113
[10]   华南地质构造的再认识 [J].
王鹤年 ;
周丽娅 .
高校地质学报, 2006, (04) :457-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