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甘肃大暴雨及其低涡结构分析

被引:16
作者
刘新伟 [1 ,2 ]
段海霞 [3 ]
杨晓军 [1 ]
宋强 [1 ]
机构
[1] 兰州中心气象台
[2]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3]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大暴雨; 低涡; 水汽收支;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尺度模式MM5V3,对2010年7月造成甘肃东部大暴雨过程的低涡系统进行了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在低涡发生、发展阶段,假相当位温和比湿的垂直平流在视热源、视水汽汇中占绝对优势,说明垂直平流变化与低涡发生、发展及强降水有很好的正相关;(2)上升运动中心与视热源、视水汽汇大致中心相对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最强的凝结潜热加热发生在中层,最强上升运动同样也出现在中层,说明降水过程中大气加热与大气上升运动密切相关,大气热源主要来自于水汽的凝结潜热;(3)低涡发生、发展过程中伴随中低层有西南风急流、强正涡度中心、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结构、强上升运动及低层水汽通量辐合;(4)低涡区上空对流层低层为对流不稳定层结,中层至中高层为条件对称不稳定层结,对流不稳定层结强度随时间变化不大,而条件对称不稳定层结强度随时间有明显加强,位势不稳定和条件性对称不稳定共存使得假相当位温高值区域的垂直上升运动得以产生和维持。
引用
收藏
页码:1032 / 104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高原低涡东移模拟的影响
    周强
    李国平
    [J]. 高原气象, 2013, (02) : 2334 - 2344
  • [2] 青藏高原低涡活动对降水影响的统计分析
    郁淑华
    高文良
    彭骏
    [J]. 高原气象 , 2012, (03) : 592 - 604
  • [3] WRF模式陆面参数扰动对一次西北暴雨影响的数值模拟
    李安泰
    何宏让
    张云
    [J]. 高原气象, 2012, 31 (01) : 65 - 75
  • [4] 2010年7月甘肃一次区域性暴雨分析
    刘新伟
    段海霞
    赵庆云
    [J]. 干旱气象, 2011, (04) : 472 - 477
  • [5] 一次西南低涡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与数值模拟
    赵大军
    江玉华
    李莹
    [J]. 高原气象 , 2011, (05) : 1158 - 1169
  • [6] 一次高原低涡过程的数值模拟与结构特征分析
    宋雯雯
    李国平
    [J]. 高原气象, 2011, (02) : 267 - 276
  • [7] 高原涡诱生西南涡特大暴雨成因的个例研究
    赵玉春
    王叶红
    [J]. 高原气象 , 2010, (04) : 819 - 831
  • [8] 一次高原低涡东移引发四川盆地暴雨的机制分析
    黄楚惠
    顾清源
    李国平
    谌贵珣
    [J]. 高原气象, 2010, 29 (04) : 832 - 839
  • [9] 两次高原切变线诱发低涡活动的个例分析
    屠妮妮
    何光碧
    [J]. 高原气象, 2010, 29 (01) : 90 - 98
  • [10] 甘肃一次区域性大暴雨分析
    刘新伟
    段海霞
    赵庆云
    [J]. 干旱区研究, 2010, 27 (01) : 128 -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