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假单胞菌WJ-1降解原油特性

被引:15
作者
夏文杰
董汉平
俞理
黄立信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原油降解; 黏度; 凝固点; 物理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蒙古林油藏地层水中筛选和驯化得到一株兼性厌氧烃降解菌WJ-1,经生理生化测试和16S rDNA鉴定该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为了研究菌株WJ-1降解原油的性质,利用该菌株对新疆、中岔口、大庆江桥、蒙古林等油田的不同黏度的原油进行了微生物降解实验,分析了微生物降解作用对原油饱和烃、芳烃、非烃以及胶质和沥青质等组分在原油中相对含量、组成和结构的影响。原油棒薄层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作用引起原油性质发生明显变化,各原油中胶质、沥青质、非烃类含量均降低10%以上;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原油饱和烃中轻组分含量相对增加,重组分含量相对减少;芳香烃中的菲组分相对减少。黏度和凝固点分别平均降低45%和6℃,原油的流动性增强。多孔介质中的物理模拟实验表明:在不同黏度原油(新疆、中岔口、大庆江桥、蒙古林)的驱油实验中,菌株WJ-1能在空白水驱的基础上分别提高原油采油率4.78%、5.15%、7.39%、9.02%。
引用
收藏
页码:2013 / 20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Sequential hydrocarbon biodegradation in a soil from arid coastal Australia; treated with oil under laboratory controlled conditions.[J].Paul F. Greenwood;Sarah Wibrow;Suman J. George;Mark Tibbett.Organic Geochemistry.2008, 9
[2]   Evaluation of biosurfactant/bioemulsifier production by a marine bacterium [J].
Kumar, Anita Suresh ;
Mody, Kalpana ;
Jha, Bhavanath .
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2007, 79 (06) :617-621
[3]   High- and low-molecular-mass microbial surfactants [J].
Rosenberg, E ;
Ron, EZ .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1999, 52 (02) :154-162
[4]   CO2驱替实验压力变化特性 [J].
沈平平 ;
陈兴隆 ;
秦积舜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2) :211-215
[5]   烃降解菌WJ-1及其生物表面活性剂特性研究 [J].
夏文杰 ;
董汉平 ;
俞理 .
油田化学, 2009, 26 (04) :436-440+418
[6]   一株枯草芽孢杆菌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稠油特性 [J].
王海峰 ;
包木太 ;
韩红 ;
李希明 ;
王江涛 ;
李阳 .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9, 26 (03) :221-227
[7]   一株高温解烃产黏菌的特性及其调剖驱油效果 [J].
王君 ;
马挺 ;
李蔚 ;
刘静 ;
梁凤来 ;
刘如林 .
化工学报, 2008, (03) :694-700
[8]   烷烃降解菌SY16的筛选、鉴定及降解能力测定 [J].
鲁雅梅 ;
邹东雷 ;
赵勇胜 ;
王显胜 .
生态环境, 2007, (05) :1394-1398
[9]   微生物降解作用对稠油理化性质的影响 [J].
张廷山 ;
任明忠 ;
蓝光志 ;
王红娟 ;
姜照勇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3, (05) :1-4+87
[10]   生物表面活性剂发酵液的组成及表面活性 [J].
李祖义 ;
施邑屏 ;
李江云 ;
徐国梁 ;
潘冰峰 ;
童正新 ;
王芳 .
工业微生物, 2002, (02)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