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三江平原农业气象条件空间特征分析

被引:2
作者
李宏伟 [1 ]
田竹君 [1 ]
杨伟 [2 ,3 ]
李贤 [2 ]
机构
[1] 松辽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松辽水环境科学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三江平原; 气温; 农业气象条件; 日平均气温;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3.10.012
中图分类号
S161 [农业气象要素];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目的]研究近50年三江平原农业气象条件的空间分布特征。[方法]利用三江平原不同气象站点的气象观测资料,并使用这些数据计算各个站点的积温、潜在蒸散量等;采用克里金插值方法,生成了近50年三江平原多种气象要素的空间插值图,并对这些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三江平原年平均气温为2.5~4.5℃,气温随着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且呈带状分布;降水空间分异明显,多年平均降水为500~600 mm,降水基本以西北-东南方向左右对称;多年平均风速为3.0~3.6 m/s,其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的空间格局十分吻合;夏半年空气相对湿度较大,都在65%以上;;一年中该地区最大光照时数的分布与太阳赤纬的周年变化曲线类似,均呈正态分布,同时呈现出地理纬度差异性;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持续日数为135~146 d,呈现明显的纬向分布趋势。[结论]该研究为三江平原农业生产的合组安排与气象灾害的有效防御提供了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493 / 4496+4525 +45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近30a黄淮海农作区冬小麦单产潜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J].
王宏 ;
陈阜 ;
石全红 ;
范士超 ;
褚庆全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S1) (S1) :90-95
[2]   基于GIS的气象要素空间插值方法研究 [J].
马轩龙 ;
李春娥 ;
陈全功 .
草业科学, 2008, (11) :13-19
[3]   气候变暖对中国不同地区农业的影响 [J].
刘颖杰 ;
林而达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 (04) :229-233
[4]   基于GIS和空间插值技术的南方丘陵山区土地生产潜力估算 [J].
朱蕾 ;
黄敬峰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04) :458-465
[5]   中国小麦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研究 [J].
孙芳 ;
杨修 ;
林而达 ;
居辉 ;
熊伟 .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04) :692-696
[6]   东北地区逐日气象要素的空间插值方法应用研究 [J].
庄立伟 ;
王石立 .
应用气象学报, 2003, (05) :605-615
[7]   气候变暖对黄淮海平原冬小麦生长及产量影响的数值模拟 [J].
周林 ;
王汉杰 ;
朱红伟 .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2) :76-82
[8]   空间内插方法比较 [J].
李新 ;
程国栋 ;
卢玲 .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3) :260-265
[9]  
Impacts of Present and Future Climate Change and Climate Variability on Agriculture in the Temperate Regions: North America[J] . Raymond P. Motha,Wolfgang Baier.Climatic Change . 200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