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的学习空间观:联通与融合

被引:61
作者
李爽
鲍婷婷
王双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 学习空间; 空间观; 三元辩证空间认识论; 空间生产; 融合; 联通; 以人为本;
D O I
10.13811/j.cnki.eer.2020.02.004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互联网+教育"引发了教育范式的结构性变革,传统学习空间已难以承载和支撑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模式,学习空间的变革势在必行。文章首先对学习空间术语的由来及其内涵进行梳理,并回顾了教育发展史中学习空间以及相应教学范式的演变过程。之后,文章分析了新学习空间观产生的动因,提出"互联网+教育"的新学习空间观,指出新学习空间建立在物质、社会和精神三元辩证的空间认识论基础上,学习空间与教学活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并分析和讨论了新学习空间在物质、社会和精神三层空间中都呈现出联通与融合的特征。文章最后基于新学习空间观的三层空间维度对当下具有新学习空间特征的教学创新进行梳理与归纳。期望文章为认识和推进"互联网+教育"学习空间变革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面向智能教育的三个基本计算问题 [J].
黄荣怀 ;
周伟 ;
杜静 ;
孙飞鹏 ;
王欢欢 ;
曾海军 ;
刘德建 .
开放教育研究, 2019, 25 (05) :11-22
[2]   空间转向中的场所感:面向未来的学习空间研究新视角 [J].
赵瑞军 ;
陈向东 .
远程教育杂志, 2019, 37 (05) :95-103
[3]  
“互联网+教育”的知识观:知识回归与知识进化[J]. 陈丽,逯行,郑勤华.中国远程教育. 2019(07)
[4]   虚拟现实技术下的学习空间扩展研究 [J].
孙志伟 ;
李小平 ;
张琳 ;
姜丽萍 ;
毛旭 .
电化教育研究, 2019, 40 (07) :76-83
[5]   空间社会学视域下的学校教育空间生产 [J].
付强 ;
辛晓玲 .
山东社会科学, 2019, (04) :74-79
[6]   “课堂革命”与学习空间管理变革 [J].
崔璐 .
教育探索, 2018, (05) :10-15
[7]   自然交互环境训练自闭症儿童动作和认知能力——增强现实(AR)在K-12教育的实证案例之八 [J].
蔡苏 ;
杨阳 ;
常珺婷 ;
朱高侠 .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8, (Z2) :150-152
[8]   学习空间的变迁与学习范式的转型 [J].
沈书生 .
电化教育研究, 2018, 39 (08) :59-63+84
[9]   人工智能2.0与教育的发展 [J].
潘云鹤 .
中国远程教育, 2018, (05) :5-8+44+79
[10]   个性化教育公共服务模式的新探索——“双师服务”实施路径探究 [J].
陈玲 ;
余胜泉 ;
杨丹 .
中国电化教育, 2017, (0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