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泾县—南陵地区二叠纪沉积相与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19
作者
杜叶龙
李双应
孔为伦
李红霞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沉积相; 沉积环境; 二叠系; 泾县; 南陵; 安徽;
D O I
10.19839/j.cnki.dcxzz.2010.04.014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安徽泾县—南陵地区二叠系较发育,主要由碳酸盐岩、硅质岩和碎屑岩组成。二叠系船山组为浅水碳酸盐台地相;栖霞组底部碎屑岩段是滨海沼泽相,臭灰岩段和上、下富硅质灰岩段是水体较深的斜坡中部相,中部灰岩段是浅水开阔碳酸盐台地相,而顶部灰岩段是缓斜坡上部相;孤峰组和大隆组是缺氧滞流环境下的深水盆地至盆地边缘相;武穴组是碳酸盐台地相,银屏组属于滨海潟湖相;龙潭组是一套海陆交互的三角洲相沉积,包括从三角洲前缘到三角洲平原两个亚相,而泾县昌桥龙潭组顶部发育的生物碎屑灰岩属于开阔碳酸盐台地相。纵观二叠纪有三次大的海侵和两次大的海退旋回,海侵时间分别是:栖霞早期、茅口早期和长兴早期,海退时间分别是:紫松—隆林期末和茅口期末,其中栖霞期还包含两个海侵海退的亚旋回。
引用
收藏
页码:431 / 44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长江中下游地区二叠纪碳酸盐斜坡沉积及其成矿意义 [J].
李双应 ;
孟庆任 ;
万秋 ;
孔为伦 ;
何刚 .
岩石学报, 2008, 24 (08) :1733-1744
[2]   皖南沿江地区海相烃源岩特征研究 [J].
张义楷 ;
周立发 ;
刘志武 ;
白斌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1) :129-132
[3]   扬子地块东南古生代上升流沉积相及其与烃源岩的关系 [J].
吕炳全 ;
王红罡 ;
胡望水 ;
沈伟锋 ;
张玉兰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4, (04) :29-35
[4]   苏皖地区石炭系露头层序地层研究 [J].
林春明 ;
张顺 ;
王淑君 ;
刘家润 ;
凌洪飞 .
沉积学报, 2002, (04) :537-544
[5]   中下扬子区二叠系露头层序地层研究 [J].
张克信 ;
刘金华 ;
何卫红 ;
吴顺宝 .
地球科学, 2002, (04) :357-365
[6]   安徽巢湖二叠系栖霞组碳酸盐岩斜坡沉积 [J].
李双应 ;
岳书仓 .
沉积学报, 2002, (01) :7-12
[7]   皖南地区二叠纪层序地层研究 [J].
吴基文 ;
李东平 .
地层学杂志, 2001, (01) :18-23
[8]   巢县二叠系栖霞组臭灰岩段异地成因碳酸盐岩 [J].
李双应 ;
洪天求 ;
金福全 ;
刘辉 ;
胡永强 .
地层学杂志, 2001, (01) :69-74
[9]   下扬子区二叠系层序地层格架附视频 [J].
杜小弟 ;
黄志诚 ;
陈智娜 ;
刘家润 .
地层学杂志, 1999, (02) :74-82
[10]   下扬子区孤峰组放射虫化石带划分及环境分析 [J].
何卫红 ;
吴顺宝 ;
张克信 ;
卜建军 .
江苏地质, 1999, (01) :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