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造山带东段新元古代至早中生代多期造山作用特征

被引:49
作者
徐先兵 [1 ]
汤帅 [1 ]
李源 [2 ]
章泽军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
关键词
造山作用; 沉积建造; 岩浆作用; 构造变形; 年代学; 江南造山带东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新元古代江南造山带远离晚中生代活动大陆边缘,是研究华南地区新元古代至早中生代多期造山作用的理想对象。文章通过对江南造山带东段沉积建造、岩浆活动、构造变形以及同位素年代学数据的综合分析,总结了其晋宁期、广西期以及印支期造山作用的特征。江南造山带东段在晋宁期经历了南北两侧大洋俯冲和两期碰撞造山作用。新元古代早期(880~860 Ma)双溪坞岛弧与扬子陆块东南缘发生弧-陆碰撞作用,形成淡色花岗岩、高压蓝片岩、NNE向褶皱-逆冲构造以及弧后前陆盆地。新元古代中期(约850 Ma),扬子陆块北缘开始发育由北向南的大洋俯冲。随着俯冲作用的进行,弧后盆地发生关闭,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发生陆-陆碰撞并形成新元古代(820~810Ma)江南造山带,导致近E-W走向褶皱-逆冲构造、韧性变形以及过铝质花岗岩的发育。江南造山带东段在约810Ma开始发生后造山垮塌和裂谷作用,以发育南华纪早期(805~750 Ma)花岗岩、中酸性火山岩、基性岩以及裂谷盆地为特征。江南造山带东段万载—南昌—景德镇—歙县断裂带以南地区卷入了华南广西期造山作用,发育近E-W走向由南向北的逆冲构造(465~450 Ma)、NNE向正花状构造(449~430 Ma)以及后造山近E-W走向韧性走滑剪切带(429~380 Ma)。印支期造山作用导致了NNE向褶皱-逆冲构造和花岗岩的发育,并奠定了江南造山带东段的基本构造面貌。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50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02 条
  • [61] 皖南震旦系冰期地层的再认识
    张启锐
    刘鸿允
    陈孟莪
    鲁刚毅
    [J]. 地层学杂志, 1993, (03) : 186 - 193+241
  • [62] 江南元古宙碰撞造山带的两个40Ar/39Ar年龄值
    胡世玲
    邹海波
    周新民
    [J]. 科学通报, 1992, (03) : 286 - 286
  • [63] 论赣东北—皖南晚元古代沟弧盆体系
    徐备
    [J]. 地质学报, 1990, (01) : 33 - 42
  • [64] 皖南低87Sr/86Sr初始比的过铝花岗闪长岩及其成因
    周新民
    王德滋
    [J]. 岩石学报, 1988, (03) : 37 - 45
  • [65] 横贯中国东南部的一条古断裂带
    杨志坚
    [J]. 地质科学, 1987, (03) : 221 - 230
  • [66] 江南古陆东南缘蛇绿岩完整层序剖面的发现和基本特征
    白文吉
    甘启高
    杨经绥
    邢凤鸣
    徐祥
    [J].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86, (04) : 289 - 299+384
  • [67] 绍兴-江山古陆对接带
    水涛
    徐步台
    梁如华
    邱郁双
    [J]. 科学通报, 1986, (06) : 444 - 448
  • [68] Crustal structure beneath the middle–lower Yangtze metallogenic belt in East China: Constraints from passive source seismic experiment on the Mesozoic intra-continental mineralization[J] . Danian Shi,Qingtian Lü,Wenyi Xu,Jiayong Yan,Jinhua Zhao,Shuwen Dong,Yinfo Chang.Tectonophysics . 2013
  • [69] Phanerozoic polyorogenic deformation in southern Jiuling Massif, northern South China block: Constraints from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geochronology[J] . Yang Chu,Wei Lin.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 2013
  • [70] The Fuchuan ophiolite in Jiangnan Orogen: Geochemistry, zircon U–Pb geochronology, Hf isotope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Neoproterozoic assembly of South China[J] . Chuan-Lin Zhang,M. Santosh,Hai-Bo Zou,Huai-Kun Li,Wen-Cheng Huang.LITHOS .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