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卓越工程师:比较视野下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创新

被引:18
作者
李博
机构
[1] 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工程硕士; 培养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3 [研究生教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高校工程硕士培养模式严重制约着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具体表现为工程硕士培养目标与卓越工程师定位的矛盾;工与学的矛盾;学校统一管理与企业参与不足的矛盾;高校导师与企业导师优势整合不够的矛盾。为此,需要对高校工程硕士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明确工程硕士培养目标,加强对工程硕士工程创新能力的培育,形成高校与企业一体化的工程硕士培养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美国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启示 [J].
黄春香 .
理工高教研究, 2007, (05) :44-48
[2]   工程教育与现代工程师培养 [J].
余寿文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4, (04) :1-7
[3]   21世纪初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几个问题 [J].
余寿文 .
中国大学教学, 2002, (12) :9-11
[4]   准确认识德国FACHHOCHSCHULEN [J].
徐理勤 ;
竺树声 .
德国研究, 2001, (04) :63-68+80
[5]   中美工程硕士教育比较 [J].
周晓娅 ;
康飞宇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1, (03) :135-139
[6]   培养有竞争力的工程师:德国工程教育改革透视 [J].
顾建民 .
吉林教育科学, 2001, (02) :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