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退耕对生态的影响及其人文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7
作者
杜国明 [1 ,2 ]
孙晓兵 [1 ]
刘彦随 [2 ]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生态退耕; 生态系统服务; 人文驱动因素; 延安市;
D O I
10.13869/j.cnki.rswc.2016.03.040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对延安市生态退耕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阐释了其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并借助STIRPAT模型探究了生态退耕过程中耕地面积变化与其人文驱动因素的定量关系。研究表明:2000—2013年延安市以耕地、林地、草地为主要景观类型,而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林地、草地面积稳步增加,且耕地主要转化为林地、草地,分别占其转出量的28.627%,66.664%;延安市2000—2013年生态服务价值稳步增加,增长率为7.624%,年均增长量为1.416亿元,而耕地、草地、林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贡献率依次递增,建设用地比重逐渐增大,水域及荒漠则波动变化,且单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值变异系数逐渐降低,各项生态服务功能呈现均衡化发展趋势;人口数量增加、社会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对耕地面积减少具有积极作用,而非农业人口数量增加及农村经济水平提升能够促进耕地面积的增加,各驱动因素综合影响着耕地面积变化及生态退耕过程与生态系统结构,并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233 / 239+245 +24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黄土高原典型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效果实证分析 [J].
王超 ;
甄霖 ;
杜秉贞 ;
孙传谆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 (07) :850-858
[2]   农业开发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以三江平原北部地区为例 [J].
杜国明 ;
李全峰 ;
刘艳 ;
赖振博 .
水土保持研究, 2014, 21 (03) :261-266
[3]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 [J].
刘纪远 ;
匡文慧 ;
张增祥 ;
徐新良 ;
秦元伟 ;
宁佳 ;
周万村 ;
张树文 ;
李仁东 ;
颜长珍 ;
吴世新 ;
史学正 ;
江南 ;
于东升 ;
潘贤章 ;
迟文峰 .
地理学报, 2014, 69 (01) :3-14
[4]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长期人工林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J].
杜振宇 ;
刘方春 ;
马丙尧 ;
马海林 ;
邢尚军 .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34) :17-23
[5]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2013年第11届国际生态学大会(INTECOL Congress)会议述评 [J].
房学宁 ;
赵文武 .
生态学报, 2013, 33 (20) :6736-6740
[6]   黄土丘陵区生态退耕对草本层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J].
谷长磊 ;
刘琳 ;
邱扬 ;
王军 ;
栗妍 ;
魏玮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3, (05) :99-103
[7]   陕西省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测评 [J].
李冬玉 ;
任志远 ;
刘宪锋 ;
林志慧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3, (07) :40-45
[8]   中国沙漠(地)生态系统水文调控功能及其服务价值评估 [J].
肖生春 ;
肖洪浪 ;
卢琦 ;
李双 ;
魏恒 .
中国沙漠, 2013, 33 (05) :1568-1576
[9]   2000—2011年黄土高原植被景观格局变化 [J].
张建香 ;
张勃 ;
尹海霞 ;
王媛媛 ;
赵一飞 .
生态学杂志, 2013, 32 (02) :452-458
[10]   中国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态势及其空间分异分析 [J].
孙东琪 ;
张京祥 ;
朱传耿 ;
胡毅 ;
周亮 .
地理学报, 2012, 67 (12) :1599-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