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态势及其空间分异分析

被引:100
作者
孙东琪 [1 ]
张京祥 [2 ]
朱传耿 [3 ]
胡毅 [1 ]
周亮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2]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3] 江苏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中国; 生态环境; 变化态势; 时空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搜集整理1990、1995、2000、2005、2010年5个时间点的相关多种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借助Excel、SPSS19.0、ArcGIS10.0技术,对中国及其31个省市区、三大经济带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了其生态环境的变化态势,计算了中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的变化轨迹。研究表明:①1990-2010年20年间中国生态环境恶化态势有所减缓,但依然很严重。②总的来看,自1990年至今,中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局部改善,治理小于破坏,生态赤字依然在扩大的态势没有得到真正改变,还要持续一定的时间。③中国自西向东生态环境质量越来越好,生态环境质量恶化速度逐渐变缓。这种状况的出现,除了先天的自然环境基础外,自西向东区域经济、科技、文化越来越发达,生态环境治理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力度越来越大起到了关键作用。④多年来粗放型的经济发展使中国人口、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严重失调,其31个省市区也是如此。因此,控制人口,改善环境,集约精细化发展,进行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调控势在必行,各级政府应当高度重视、深入研究、详细论证、科学实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599 / 161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和现状分析 [J].
张卫萍 ;
谢光磊 .
科技信息, 2011, (01) :383-384
[2]   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深层原因 [J].
张秀冰 ;
刘福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S1) (S1) :459-461
[3]   中国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十二五”期间的战略取向 [J].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十二五"规划研究课题组 ;
苏杨 .
改革, 2010, (02) :5-13
[4]   2000—2006年中国区域生态效率研究——基于DEA方法的实证分析 [J].
杨斌 .
经济地理, 2009, 29 (07) :1197-1202
[5]   基于集对分析的全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J].
陈晶 ;
王文圣 ;
陈媛 .
水电能源科学, 2009, 27 (02) :40-43
[6]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共产党生态环境建设思想述论 [J].
胡洪彬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0 (02) :136-141
[7]   中国生态环境现状的统计评价分析 [J].
陈正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9, 24 (03) :13-19+46
[8]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J].
李恺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9, 32 (02) :183-185
[9]   中国区域生态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2000-2006年省际数据为例 [J].
陈傲 .
中国管理科学, 2008, 16(S1) (S1) :566-570
[10]   中国环境损失走势与政策建议 [J].
刘渝琳 ;
温怀德 .
生态经济(学术版), 2008, (01) :376-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