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地表辐射的气候特征

被引:15
作者
蒋兴文 [1 ,2 ]
李跃清 [2 ]
机构
[1]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表辐射; 云辐射强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2.2 [地球辐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青藏高原由于条件艰苦,地面观测站点少,对其地表辐射整体特征的认识还较初步。本文利用全球能量与水分循环试验的地表辐射收支工程(GEWEX-SRB)提供的卫星资料反演的1983年7月到2005年6月的地表辐射资料,研究了青藏高原地表辐射的基本特征及云对辐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地表向下短波辐射全年均在高原西南部最大,在雅鲁藏布江下游最小;②地表向上短波辐射最大值主要出现在春季,而最小值出现的时间存在区域差异;③地表有效辐射全年均为正值,在高原西南部最大,东南部最小;④地表净辐射由南向北逐渐减少,夏季最大,冬季最小;⑤云的地表向下和向上短波辐射强迫均在高原东南部最大,西部最小;⑥云的地表向下长波辐射强迫在高原西部边缘地区最大,西南地区最小;⑦云的地表净辐射强迫春、夏季在整个高原均为负值,秋季在高原东南部为负值、西北部为正值,冬季在整个高原均为正值并且水平变化小。
引用
收藏
页码:1932 / 194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1997/1998年青藏高原西部地区辐射平衡各分量变化特征 [J].
巩远发 ;
段廷扬 ;
陈隆勋 ;
何金海 .
气象学报, 2005, (02) :225-235
[2]   藏北高原地面辐射收支的初步分析 [J].
马伟强 ;
马耀明 ;
胡泽勇 ;
李茂善 ;
王介民 ;
钱泽雨 .
高原气象, 2004, (03) :348-352
[3]   藏北高原典型草甸下垫面与HEIFE沙漠区辐射平衡气候学特征对比分析 [J].
钱泽雨 ;
胡泽勇 ;
杜萍 ;
马耀明 ;
石川裕彦 .
太阳能学报, 2003, (04) :453-460
[4]   1998年夏季青藏高原辐射平衡分量特征 [J].
卞林根 ;
陆龙骅 ;
逯昌贵 ;
陈彦杰 ;
高志球 ;
刘辉志 ;
张宏升 ;
陈家宜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1, (05) :577-588
[5]   利用ERBE和ISCCP资料反演青藏高原地表短波吸收辐射场 [J].
高歌 ;
翁笃鸣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8, (01) :8-14
[6]   应用ISCCP云资料反演青藏高原地面总辐射场 [J].
翁笃鸣 ;
高庆先 ;
刘艳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7, (01) :41-46
[7]   青藏高原的长波辐射特征 [J].
季国良 ;
江灏 ;
吕兰芝 .
高原气象, 1995, (04) :68-75
[8]   藏北高原太阳辐射能收支的季节变化 [J].
季国良,吕兰芝,邹基玲 .
太阳能学报, 1995, (04) :340-346
[9]   青藏高原地表净辐射的气候学研究 [J].
翁笃鸣 ;
高建芸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3, (04) :464-470
[10]   中国大气逆辐射的气候计算及其分布特征 [J].
翁笃鸣 ;
陈媛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2, (01)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