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谷粒性状三种不育胞质遗传效应的分析

被引:3
作者
蒋开锋
郑家奎
文宏灿
朱永川
万先齐
张长伟
机构
[1] 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沪州
关键词
不育胞质; 谷粒性状; 配合力分析; 差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K型、D型和W型三种不育胞质与三个保持系培育成的9个(三套)同质异核或同核异质不育系,以其与5个恢复系按p×q交配模式设计,研究三种不育胞质对F1粒长、粒宽、千粒重和长/宽等谷粒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各性状均以不育胞质一般配合力效应最重要,随性状而异,还有与保持系、恢复系及二者的一、二级特殊配合力效应;三种不育胞质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均表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K胞质在千粒重方面、D胞质在粒长和长/宽方面、W胞质在粒宽方面有加性促进作用.因此,注意选择不育胞质源和对质核组合的评价,可进一步改良杂交水稻谷粒性状.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水稻不同细胞质类型雄性不育系的研究 [J].
朱英国 .
作物学报, 1979, (04) :29-38
[2]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基础研究报告 [J].
潘熙淦 ;
陈承尧 ;
陈大洲 ;
邓仁根 ;
周开蓉 ;
邬文昌 ;
揭银泉 .
江西农业科技, 1982, (02) :7-12
[3]   我国水稻“三系”资源的类型和利用 [J].
罗崇善 .
作物杂志, 1988, (03) :1-4
[4]   杂交粳稻不育细胞质遗传效应的研究 [J].
王才林 ;
汤玉庚 .
作物学报, 1990, (04) :335-341
[5]   杂交水稻谷粒性状的遗传分析 [J].
符福鸿 ;
王丰 ;
黄文剑 ;
彭惠普 ;
伍应运 ;
黄德娟 .
作物学报, 1994, (01) :39-45
[6]   水稻雄性不育细胞质对杂交早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J].
王文明,文宏灿,袁国良 ;
不详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1994, (03) :383-387
[7]   杂交水稻不同细胞质源的配合力分析 [J].
孙东发 ;
李实蕡 .
中国水稻科学, 1988, (02) :49-55
[8]   一个粳型雄性不育新胞质种质──K52 [J].
郑家奎,文宏灿,王文明,蒋开锋,万先齐,朱永川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5, (05) :94-94
[9]  
杂交水稻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M]. 学术期刊出版社 ,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编,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