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三工河流域生态移民的农户响应

被引:11
作者
唐宏 [1 ,2 ]
杨德刚 [1 ]
张新焕 [1 ]
王国刚 [2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生态移民; 农户响应; 土地利用; 三工河流域; 新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基于农户访谈和问卷调查,对新疆三工河流域生态移民前后农户生产生活和土地利用等问题进行调查,以了解生态移民政策的成效,并探讨政策执行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对该区域及其他地区继续实施生态移民提供借鉴。研究结果显示:①2007年前后搬迁农户的类型具有一定差异性,农户生态移民意愿与户主文化程度无关,与户主年龄和家庭人口数有一定关系,家庭人口较少的农户趋于先搬迁,后迁农户则更趋于年轻化;②搬迁后农户主要经济来源有所变化,从事种植业与经商的农户数量变化不大,畜牧业农户略有减少,旅游业农户比重大幅下降;③因耕地质量差异,农户耕种结构也有所变化,由种植玉米为主变为以小麦为主,搬迁后政府给予一定程度的补助;④从事畜牧业农户数量有所下降,牲畜饲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放养率大幅下降,圈养时间显著延长,草场超载情况明显改善。总体而言,生态移民后三工河谷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由于管理制度与政策落实不到位,移民农户经济收入难以保障,其移民态度不够积极。政府应该做好相关稳民政策,提供扶持措施,以提高农户移民的积极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63 / 46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陕北农民对退耕还林的意愿评价[J]. 曹世雄,陈莉,余新晓.应用生态学报. 2009(02)
[2]   应对草地退化的生态移民政策及牧户响应分析——基于黄河源区玛多县的牧户调查 [J].
芦清水 ;
赵志平 .
地理研究, 2009, 28 (01) :143-152+277
[3]   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生态足迹变化分析 [J].
刘佳 ;
王继军 .
水土保持通报, 2008, (05) :161-165
[4]   农户调查方法在退耕还林(草)工程研究中的应用——以皇甫川流域为例 [J].
洪睿 ;
李波 ;
崇洁 ;
郝丽霞 ;
郝向伟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04) :995-999
[5]   草地生态置换理论在天山天池风景区实践与示范 [J].
任玉平 ;
兰吉勇 .
草食家畜, 2008, (02) :47-49
[6]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 [J].
贾晓娟 ;
常庆瑞 ;
薛阿亮 ;
蔚霖 ;
王德彩 .
水土保持通报, 2008, (03) :182-185
[7]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经济效应——以安塞县为例 [J].
刘志超 ;
杜英 ;
徐丽萍 ;
杨改河 ;
冯永忠 .
生态学报, 2008, (04) :1476-1482
[8]   与利用新疆干旱区生态系统的恢复机制 [J].
孟晓军 ;
刘志辉 ;
胡祚均 .
草业科学, 2008, (03) :1-5
[9]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初探 [J].
朱丹 ;
张自和 ;
刘华 .
草业科学, 2007, (12) :3-8
[10]   农户层面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综述 [J].
钟太洋 ;
黄贤金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3) :34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