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的保守课堂学习行为及其与中庸思维、批判性思维等的关系

被引:43
作者
吕林海 [1 ]
张红霞 [1 ]
李婉芹 [1 ]
万东升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
[2] 不详
关键词
中国学生; 中庸思维; 保守课堂学习; 批判性思维;
D O I
10.15881/j.cnki.cn33-1304/g4.2015.05.007
中图分类号
G420 [教学研究和改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问卷调查研究发现,中国学生的保守课堂学习行为具有深层次的内涵。在大班背景下,这些保守课堂学习行为背后由三种心理成分构成:自我倾向、习惯倾向和利他倾向。根据这三种心理行为成分之不同组合,可以将学生分为三种课堂学习类型:强习惯保守型、强利他保守型、主动开放型。三者的人数比例约为5:3:2。在中庸思维的指标上,强习惯保守型最强,强利他保守型居中,主动开放型最弱;在批判性思维的指标上,主动开放型最强,强利他保守型居中,强习惯保守型最弱。三种类型的学生在学习结果上没有显著的差异。鉴于批判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本研究认为,激活中国课堂教学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是未来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