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期对不同类型机插稻产量及光合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

被引:62
作者
邢志鹏
曹伟伟
钱海军
胡雅杰
张洪程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刘国涛
机构
[1]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播期; 机插稻; 产量; 生育期; 积温; 光合物质生产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阐明播期对不同类型机插稻产量及光合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以三系籼粳交甬优2640(大穗型)及超级稻武运粳24(多穗型)为试验材料,依据江苏省里下河稻区稻麦周年生产实践,设置6个播期,采用毯苗机插方式,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机插稻产量及光合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水稻产量随播期推迟显著下降,但变化幅度有差异;播期推迟,水稻生育时期相对延迟,生育期缩短,主要生育阶段积温及其利用率明显降低;产量构成因素中穗数和千粒重受播期的影响较小,每穗颖花数和结实率变化较大;随播期推迟,水稻主要生育阶段光合势下降,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于生育前期上升,生育中、后期明显下降,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在拔节期略有升高,在抽穗期和成熟期相对降低,抽穗后叶面积衰减率呈上升趋势,收获指数下降。试验设置播期范围内,抢时早播有利于调节机插稻主要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形成"前小、中高、后强"的高质量水稻群体,易攻取高产。从生育安全性考虑,机插稻最迟应在6月15日播种。迟播条件下,应尽量避免选用大穗型品种,规避种植风险,降低生产成本投入,因此大穗型品种最晚播期宜提前至6月5日。本研究可为机插稻高产、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528 / 53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 [1] Changes in rice yields in China since 1980 associated with cultivar improvement; climate and crop management.[J].Yongqiang Yu;Yao Huang;Wen Zhang.Field Crops Research.2012,
  • [2] 大穗型水稻13C光合产物的积累与分配
    闫川
    洪晓富
    阮关海
    余守武
    王绍华
    丁艳锋
    [J]. 核农学报, 2014, 28 (07) : 1282 - 1287
  • [3] 适宜机插株行距提高不同穗型粳稻产量
    胡雅杰
    邢志鹏
    龚金龙
    张洪程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李德剑
    沙安勤
    周有炎
    刘国林
    陆秀军
    刘国涛
    朱嘉炜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14) : 33 - 44
  • [4] 不同生育期温光条件对直播稻产量的影响
    霍中洋
    姚义
    张洪程
    夏炎
    倪晓诚
    戴其根
    许轲
    魏海燕
    [J]. 核农学报, 2012, 26 (07) : 1043 - 1052
  • [5] 播期对直播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的影响
    霍中洋
    姚义
    张洪程
    夏炎
    倪晓诚
    戴其根
    许轲
    魏海燕
    [J]. 中国农业科学 , 2012, (13) : 2592 - 2606
  • [6] 超级稻生态育种及超高产栽培特征与途径的研究进展
    龚金龙
    张洪程
    李杰
    常勇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李德剑
    李邴维
    沙安勤
    周有炎
    罗学超
    刘国林
    [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1, 13 (01) : 25 - 33
  • [7] 杂交粳稻13.5thm-2超高产群体动态特征及形成机制的探讨
    张洪程
    吴桂成
    李德剑
    肖跃成
    龚金龙
    李杰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高辉
    魏海燕
    沙安勤
    周有炎
    王宝金
    吴爱国
    [J]. 作物学报, 2010, 36 (09) : 1547 - 1558
  • [8] 粳型超级稻产量构成因素协同规律及超高产特征的研究
    吴桂成
    张洪程
    钱银飞
    李德剑
    周有炎
    徐军
    吴文革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高辉
    徐宗进
    钱宗华
    孙菊英
    赵品恒
    [J].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 (02) : 266 - 276
  • [9] 移栽密度和施氮量对宁粳3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李世峰
    刘宝法
    刘蓉蓉
    周宇
    吴九林
    [J]. 中国稻米, 2010, 16 (01) : 40 - 43
  • [10] 江苏省粳稻品种近60年演进过程中产量与形态生理特征的变化
    张耗
    谈桂露
    薛亚光
    王志琴
    刘立军
    杨建昌
    [J]. 作物学报, 2010, 36 (01) : 133 -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