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橘果实糖酸含量和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及其与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相关关系

被引:48
作者
刘有春 [1 ,2 ]
陶承光 [3 ]
魏永祥 [2 ]
刘成 [2 ]
王兴东 [2 ]
刘威生 [2 ]
杨艳敏 [2 ]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2]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
[3]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越橘; 果实; 叶片; 糖; 酸; 果实发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63.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高丛、半高丛和矮丛越橘品种果实糖酸含量及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特点,探讨果实糖积累与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相关关系,为越橘糖酸代谢机理和品质调控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5个越橘品种(高丛越橘:‘斯巴坦’、‘泽西’,半高丛越橘:‘北村’、‘北蓝’,矮丛越橘:‘美登’)不同发育阶段果实的糖酸组分和叶片中糖组分进行测定。【结果】供试的5个越橘品种成熟果实总糖平均含量为102.04 mg·g-1FW,其中‘斯巴坦’含量最高,‘北村’最低。葡萄糖和果糖占总糖含量的97.90%—99.47%,二者含量比值1﹕1,均随果实发育呈迅速增加趋势,蔗糖和山梨醇在果实发育早期含量很低并随果实发育降低,在成熟果实中含量极微。供试高丛和半高丛越橘成熟果实总酸平均含量为7.10 mg·g-1FW,柠檬酸是主要有机酸,占总酸含量的76.94%,随果实发育先上升后下降,奎宁酸和苹果酸在幼果期占较大比重,随果实成熟含量下降。供试矮丛越橘品种‘美登’和半高丛越橘品种‘北村’酸组成及变化趋势相似,即奎宁酸是成熟果实的主要酸,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品种,且随果实发育持续下降,其次是柠檬酸和酒石酸。叶片中山梨醇占叶片总糖含量的67.28%,花后42 d(成熟前15 d)达到最高值,之后迅速降低。【结论】矮丛越橘品种‘美登’和半高丛越橘品种‘北村’有机酸构成特点区别于供试的高丛品种和半高丛品种‘北蓝’;山梨醇是越橘碳水化合物积累的主要形式;越橘成熟前15 d是果实膨大、糖分积累的关键时期。
引用
收藏
页码:4110 / 411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南高丛越橘与兔眼越橘果实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比较
    吴慧
    张慧琴
    马常念
    谢鸣
    [J]. 果树学报, 2011, 28 (06) : 1045 - 1049
  • [2] 越橘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维生素C和色素的动态变化
    裴嘉博
    李晓艳
    王佳卉
    李亚东
    辛君
    王相怡
    缪成武
    [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1, 42 (10) : 76 - 80
  • [3] 越橘糖酸组分及含量分析
    张春雨
    李亚东
    刘海广
    张志东
    吴林
    王晶莹
    [J]. 园艺学报, 2010, 37 (04) : 619 - 624
  • [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蓝莓果浆中糖的组成和含量
    张英春
    董爱军
    杨鑫
    张华
    马莺
    [J]. 食品科学, 2009, (06) : 229 - 231
  • [5] 不同葡萄糖/果糖类型桃在果实发育期间果实和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及其相关关系
    王艳秋
    吴本宏
    赵剑波
    姜全
    李绍华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07) : 2063 - 2069
  • [6] 果实不同发育阶段去果对桃源叶光合作用的影响
    李卫东
    李绍华
    吴本宏
    杨建民
    王红清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03) : 565 - 570
  • [7] 果实中糖的运输、代谢与积累及其调控
    陈俊伟
    张上隆
    张良诚
    [J].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4, (01) : 1 - 10
  • [8] 糖的甜度(英文)
    张力田
    [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1) : 89 - 91
  • [9] Comparison of Sorbitol Transport in Excised Tissue Discs and Cortex Tissue of Intact Apple Fruit[J] . Josef Berüter,Monika E. Studer Feusi.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 1995 (1)
  • [10] Effect of fruit maturation on sugar and organic acid composition in two blueberries (Vaccinium arctostaphylos and V. myrtillus) native to Turkey .2 F A Ayaz,A Kadioglu,E Bertoft,C Acar,I Turna. New Zealand Journal of Crop and Horticultural Science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