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白叶枯病Ⅴ型菌基因在杂交稻上的遗传表达研究初报

被引:3
作者
黄少华
曾列先
伍尚忠
机构
[1] 广东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 广东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广东广州
[3] 广东广州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白叶枯病; 抗性; 互作;
D O I
10.16768/j.issn.1004-874x.2001.06.016
中图分类号
S435.111 [病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含显性抗病基因Xa -3的品种IRBB2 0 3和含Xa -7基因的IRBB7、80 72 -2与不育系珍汕97A、珍汕 972 3A杂交 ,其后代表现出不同的遗传特性 :IRBB2 0 3与两不育系的杂交F1均只抗Ⅴ型菌而不抗Ⅳ型菌 ;80 72 -2与两不育系的杂交F1表现抗Ⅳ型菌而感Ⅴ型菌 ,与珍汕 972 3A杂交的F2 对Ⅴ型菌的抗感分离比接近 9∶7,回交F1抗感分离比接近 3∶1 ;而IRBB7与两不育系的杂交F1为全感。说明不育系对抗病基因的表达有复杂的互作效应 ,而非简单的胞质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国际水稻白叶枯病圃品种抗性分析 [J].
黄少华 ;
曾列先 ;
徐羡明 ;
伍尚忠 .
广东农业科学, 2000, (04) :38-40
[2]   杂交稻抗白叶枯病的遗传机制 [J].
王建设 ;
朱立宏 ;
张红生 ;
盖钧镒 .
作物学报, 2000, (01) :1-8
[3]   水稻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控制白叶枯病抗性的基因效应分析 [J].
王建设 ;
王建康 ;
朱立宏 ;
盖钧镒 .
遗传学报, 2000, (01) :34-38
[4]   水稻不育系抗白叶枯病的胞质效应 [J].
孔凡明 ;
吕斑 ;
许志刚 .
安徽农业科学, 1998, (01) :64-66+73
[5]   水稻不同抗白叶枯病基因抗谱鉴定及在杂种F1代的表达 [J].
张红生 ;
翟虎渠 ;
陆志强 ;
朱立宏 ;
韩亮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2) :16-20
[6]   浙江水稻白叶枯病菌菌系的动态及分布 [J].
王汉荣,谢关林,金立新,谢以泽,何红卫 .
浙江农业科学, 1995, (05) :262-263
[7]   白叶枯病Ⅰ—Ⅴ型菌广谱抗源筛选研究 [J].
徐羡明 ;
伍尚忠 ;
曾列先 ;
林璧润 ;
黄少华 ;
杨祁云 .
广东农业科学, 1993, (06) :31-33
[8]   杂交水稻对白叶枯病抗性的遗传分析 [J].
路文如 ;
沈锦骅 .
作物学报, 1984, (04) :24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