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地区印支期钼矿化特征及找矿前景

被引:16
作者
胡海珠 [1 ]
李诺 [2 ]
邓小华 [2 ]
陈衍景 [2 ]
李毅 [1 ]
机构
[1]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总院
[2] 不详
关键词
印支期; 钼矿化; 成矿预测; 秦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65 [钼];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秦岭地区印支期钼矿床包括3种类型:碳酸岩脉型、断控石英脉型及斑岩型。碳酸岩脉型钼矿床与火成碳酸岩密切相关,矿体以含钼碳酸岩脉形式产出,成矿元素出现特殊的Mo+U+REE组合,以黄龙铺和黄水庵钼矿为典型代表。断控石英脉型钼矿受断裂控制明显,矿体以含钼石英脉形式产出,部分蚀变岩亦含矿。该类矿床具有与造山型矿床类似的矿体地质和成矿流体特征,属造山型矿床系列的中高温、中深成端元。典型实例包括外方山石英脉型钼矿田(纸房、前范岭等)、大湖金钼矿床、马家洼金钼矿床等。斑岩型钼矿以温泉钼矿床为代表。该类矿床与印支期中酸性小斑岩体密切相关,矿化呈细脉状、细脉浸染状产出,围岩蚀变包括钾化、绢英岩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碳酸盐化等。综合区域地质情况及已有找矿勘查成果,指出秦岭造山带最北缘的碳酸岩-碱性岩带是寻找碳酸岩脉型钼矿的有利地区;华北克拉通南缘马超营断裂以北、三宝断裂以南有利于断控石英脉型钼矿的产出,其中小秦岭和熊耳山地区可出现石英脉型的Au-Mo矿化;强调应注重对东秦岭地区印支期花岗岩及其钼矿的找矿评价工作。
引用
收藏
页码:549 / 565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 [1] 中国金矿集区及其资源潜力探讨
    王成辉
    王登红
    黄凡
    徐珏
    陈郑辉
    应立娟
    刘善宝
    [J]. 中国地质, 2012, 39 (05) : 1125 - 1142
  • [2] 西秦岭温泉钼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过程探讨
    王飞
    朱赖民
    郭波
    杨涛
    罗增智
    [J]. 地质与勘探, 2012, 48 (04) : 713 - 727
  • [3] 河南嵩县安沟钼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因
    叶震超
    高光明
    彭光雄
    [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2, 22 (03) : 819 - 826
  • [4] 秦岭—大别山地区钼矿类型与矿化组合特征
    卢欣祥
    罗照华
    黄凡
    谷德敏
    李明立
    杨宗峰
    黄丹峰
    梁涛
    刘传权
    张震
    高源
    [J]. 中国地质, 2011, 38 (06) : 1518 - 1535
  • [5] 秦岭中段印支期花岗质岩浆作用与造山过程
    刘树文
    杨朋涛
    李秋根
    王宗起
    张万益
    王伟
    [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1, 41 (06) : 1928 - 1943
  • [6] 河南嵩县安沟钼矿地质特征
    申保川
    李建宏
    王存智
    马艾阳
    [J].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11, 32 (01) : 45 - 49
  • [7] 河南省嵩县大石门沟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陈化凯
    殷建武
    吴新志
    [J]. 矿产与地质, 2010, 24 (05) : 419 - 423
  • [8] 东秦岭外方山地区石英脉型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时代
    高阳
    毛景文
    叶会寿
    孟芳
    周珂
    高亚龙
    [J]. 矿床地质, 2010, (S1) : 189 - 190
  • [9] 秦岭印支期构造背景、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
    陈衍景
    [J]. 中国地质, 2010, 37 (04) : 854 - 865
  • [10] 嵩县八道沟萤石矿区钼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浅析
    刘波
    张旭
    贺永绍
    张生奇
    朱雪菡
    [J]. 中国钼业, 2010, 34 (02) : 24 - 27